背貨厚職借貸陷阱 3手法誘赴東南亞
【明報專訊】早前有港人遭誘騙至東南亞從事詐騙工作。中大犯罪學及國際研究團隊深度訪談20多名園區工作者,揭露「賣豬仔」手法,當中主要透過3種手法誘騙人到東南亞,包括借貸陷阱令債仔參與詐騙、挾持參與走私帶貨者到當地,及找中介人以高薪工作為名誘騙「豬仔」到東南亞(見表)。
設局騙懦 再以高薪誘出國工作
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博士研究員肖景嘉引述他們研究論文稱,園區最新「賣豬仔」手法是結合金融詐騙的連環騙局,最初會透過通訊軟件如Telegram等,以信貸公司身分接觸基層、短期財困者,告知其只需以個人身分代公司向銀行貸款,即可獲現金獎勵。當這些人成為欠債者、信貸紀錄不良,園區會再次佈局接觸,游說其到東南亞做非法工作換取高薪。
新式騙局在內地尤其猖獗,被稱為「背債」,眾多背債者最終淪為園區工作者,「背債」亦被內地政府列為重點打擊罪案。相關研究已在Global China Pulse及將在《英國社會學期刊》(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發表。
肖景嘉向本報表示,緬甸園區雖以詐騙聞名,但其「業務」亦涉及走私、網絡賭博、非法信貸、銀行卡套現等各類非法產業,「賣豬仔」是基於園區黑產鏈的連環騙局之一。每有一隻「豬仔」進園,誘騙者可獲得以穩定幣(USDT泰達幣)結算的獎賞,該虛擬貨幣與美元掛u,在黑產活動中被廣泛應用。
Tg招走私帶貨 途中被押緬甸
另一目前最典型、最容易遭誘騙的手法是「背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研究員肖卿解釋稱,「背貨」類似走私,園區以Telegram聯繫有意圖走私牟利者,要求他們將玉石原料、外幣、黃金甚至毒品違禁品等貨物帶到緬甸,或是從緬甸、泰國將這些貨物帶回,在途中或約定地點將他們押到緬甸。
肖景嘉續透露,園區亦會僱用稱為「人頭客」的中介,誘騙「豬仔」到指定地點,並給予「人頭費」。中介人通過各種社交媒體發布招聘信息,以高薪厚職招徠,當「豬仔」受聘到外地,園區會派人押送受騙者。他表示,「人頭客」亦會在Telegram上以「勞務派遣」為由招募東南亞地盤工。肖景嘉估計早前內地遭禁錮藝人王星所看到的演藝通告,亦應屬中介人發布。
部分人繳本金 自營小型詐騙公司
中文大學犯罪學教授鍾華稱,內地新冠疫後經濟疲弱,基層青壯年失業率升,不乏有人主動從事非法工作。至於早前有港人稱被騙到東南亞禁錮,鍾華相信他們未料想到在當地是從事網騙工作。肖景嘉引述受訪者,稱那些受同鄉鼓動到園區做非法工作的人,是園區的多數,當中部分人還會選擇繳納一定本金予園區老闆,以租樓、購買設備,與同鄉共同經營獨立的小型詐騙公司。
(拆解詐騙園區.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