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學公民:沿海盛行媽祖文化 港擁350座天后廟
【明報專訊】香港本是小漁村,媽祖(天后)是沿海百姓祭祀祈求出海平安的海神,香港各區都有天后廟。天后廟大多臨海而建,現時部分天后廟遠離岸邊,藉此可見香港發展後海岸線的變遷。
據《香港天后廟探究》統計,香港約有350座天后廟,而香港有逾250個離島,幾乎每個島都至少有一座天后廟。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2025年為4月20日)是天后誕,多間天后廟都有大型慶祝活動,如神功戲、海上巡遊等。媽祖信俗已於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香港天后誕」亦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
■知識增益
廣州南沙天后宮 粵規模最大媽祖廟
南沙天后宮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是廣東省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天后宮為國家4A級景區,緊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大角山東南麓。
明代時南沙鹿頸村曾建有一座天后廟,二戰時遭炸牷A1994年港商霍英東捐款重建南沙天后宮,1996年建成。南沙天后宮借鑑南京中山陵和北京故宮風格,主要有天后宮廣場和宮殿建築群兩部分。天后宮廣場佔地1.5萬平方米,一尊面向大海、高14.5米天后石像矗立正中,石像由365塊精雕花崗石組成,象徵天后娘娘一年365日保佑民眾。廣場後方是宮殿建築群,依山勢層疊而上,正門牌坊的橫樑刻上「南沙天后宮」。
■香港多座著名天后廟
◆西貢大廟 建於南宋
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又稱大廟,始建於南宋時期(約1266年前),於2023年列入香港的法定古蹟。據華人廟宇委員會網頁資料,宋朝年間以運鹽為生的林氏兄弟出海時遇上大風,墮海時頻呼天后打救,兩兄弟被吹至東龍島對面的沙灘上。二人認為天后顯靈,因此集資在該處建天后廟。大廟在1962年曾因颱風溫黛吹襲受損,經委員會斥資重修。
每年天后誕大廟會舉行一連數天太平清醮,會於海面舉行「祭幽」儀式,村民會將天后神像的行身自廟中請出,並用神輿移到主船上,在糧船灣前的海面巡遊並祈福,以祈求天后庇佑航海順利,魚獲豐收。
◆水上天后廟 時代變遷要上岸
有68年歷史、停泊於銅鑼灣避風塘的全港唯一水上天后廟——「三角水上天后廟」,在2023年遷移上岸,建於岸邊敬記船廠原址。新廟保留廟船格局和特色,例如採用船形設計及廟宇頂部突出樓頂平台,廟外地面塗上綠色,象徵廟宇坐落水上。新廟內有冷氣,香爐置於廟外,希望令善信參拜時更舒適。
天后廟開幕召集人及籌委會主席周潔冰2023年表示,以前去廟船需要坐接駁小艇,參拜人數受限,加上天氣惡劣亦會有危險,所以因應時代發展搬遷上岸,她表示廟船上岸過程由爭取至開幕歷時超過30年,建築費逾千萬元,主因是覓地困難及最終選址原本是沙灘,需重新填平和打好地基。
◆銅鑼灣天后古廟 紅香爐背後有段古
位於銅鑼灣及大坑附近的港鐵站以天后命名,原因就是那處建有銅鑼灣天后古廟。人們亦慣以「天后」指稱維園以東、炮台山站以南這片原屬銅鑼灣區的地段。
銅鑼灣天后古廟為法定古蹟,由戴氏家族興建,始建年份未明,但該廟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物為一口古鐘,鐘上銘文所刻的年份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於廟內設紅色的石香爐,因此該廟又稱紅香爐天后廟。據說從前曾有一紅色木香爐從海面漂至廟前海灘,居民認為是天后顯靈,將其供奉於廟內,後來這一帶地方就稱為「紅香爐」。
◆油麻地天后廟 賀誕活動具特色
油麻地天后廟又稱榕樹頭天后廟,是九龍最大的天后廟,約於1865年興建,1876遷至現址,為本港法定古蹟。廟內珍藏文物包括清朝已坐立的石獅及銅鐘。
油麻地天后廟前的空地,人稱「榕樹頭」,在廟街的中心位置,天后古廟及其鄰接建築物,包括公所、福德祠及兩所書院,即同時兼具仲裁及教學等功能。油麻地天后廟是區內唯一有賀誕活動的天后廟,其賀誕活動曾停辦超過50年,至2018年才復辦。東華三院時任廟宇服務負責人梁中杰2019年接受訪問時表示,希望透過復辦天后賀誕活動,讓市民重新認識油麻地天后廟,有聯繫社區之效。賀誕當日,廟前有多個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攤位,如新式書法、手作、麵粉公仔等,讓市民參加。而賀誕重點活動為「花炮衝神儀式」,結合傳統的花炮及衝神習俗,為油麻地天后廟賀誕的獨有特色。
(主要學習重點:中華傳統文化與不同文化的融和)
■走出教室:(表)
文:洪昭隆副校長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