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黨團內閣脫離分裂 杜魯多下月底即倒台
如主動辭職 續任總理到選出新黨魁
【明報專訊】本已風雨飄搖的聯邦自由黨政府,因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的突然辭職,更是亂作一團。2025年將是選舉年,沒有跡象顯示自由黨能夠「鹹魚翻生」,連一直在支持自由黨的新民主黨黨魁駔勉誠也表示,希望杜魯多能自己體面地下台。
有政治學者設想了杜魯多可能決定自己去留的幾條出路。
首先是內閣重新洗牌。自由黨前高級職員瓦里安(Carlene Variyan)說﹐如杜魯多還想繼續擔任總理,他應盡快行動,把因為方慧蘭辭職而幾乎分崩離析的內閣重新鞏固起來,以此表明他正在重新定位,專注於與特朗普打交道,鞏固加美關係團隊。
她說﹕「杜魯多必須撤換數月前宣布不再尋求連任的部長。如他能帶來新的穩定感,並能掌控政府,他就真的有機會把政府維持到明年春天﹔否則黨團成員和內閣部長可能會更早地開始脫離分裂,而在1月底他們回來後不久,內閣就倒台。」
第二個選擇是杜魯多主動下台。由於目前國會已休會,要到1月27日才復會。如杜魯多決定下台,那麼他就可在1月中下旬前,考慮安排下一任的自由黨領導。
前保守黨政府眾議院領袖范龍(Peter Van Loan)表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完全掌握在杜魯多手中。「老實說,我相信他堅持不肯走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在民調中已經落後太多,他不希望被認為是被灰溜溜地趕下台。但他這樣戀棧不去,只會讓他的下台更丟人。」范龍認為,杜魯多最有可能在一月下台,但他會繼續擔任黨領,直到選出新黨魁,而自由黨也會在5月底或6月選出繼任人。
第三種可能是杜魯多繼續留任,並努力支撐到明年秋季預訂的大選日期,屆時如果生活費用和其他負擔能力問題有所改善,自由黨說不準還真能絕地反擊。但前提是﹐新民主黨必須繼續支持少數政府。
下屆聯邦大選目前定於明年10月底舉行,但杜魯多政府可能在下議院信任投票中落敗,提前引發聯邦大選。
對於氣勢洶洶的反對黨,杜魯多都可以選擇通過中止國會來施行緩兵之計,藉此令政府避免被推翻。但此舉有時間限制,國會必須在幾個月後返回,以便繼續向政府提供資金,以維持正常運作。
由於保守黨在國會內就道德和花費醜聞文件發布問題採取拉布辯論策略,使國會在秋季大部分時間都陷入僵局,政府的大部分立法都無法通過。除非聯邦眾議院議長弗格斯(Greg Fergus)改變規則,否則就意味着春季會議可能會像秋季會議一樣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