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鍵詞:水利工程(Hydraulic engineering)

[2024.09.16] 發表
位於內地金沙江幹流上的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大工程,除了開發水力發電,水電站兼顧防洪、航運等功能。(新華社)

【明報專訊】治水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難題。中國的水資源分佈不均,北缺南豐,夏季常見水浸,冬季嚴重缺水。要解決水資源不均問題,中國政府致力增強水資源調控及供給能力,建設國家水網。

「綱、目、結」建國家水網

2023年5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要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從建「綱」、織「目」、牢「結」三方面建設國家水網。

「綱」即以大江大河幹流及重要江河湖為基礎,以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線為重點,加強規劃及建設水利工程,構成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及「大動脈」。「目」即加強各水資源工程的互聯互通,形成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省市縣水網體系。「結」即加強調蓄工程,包括加強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提升調控水資源能力。

以「主骨架」工程為例,廣東省2023年有關水利工程的投資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下同),項目儲備包括總投資逾1.3萬億元的省級水網骨幹項目。2023年廣東省「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全線工程」啟動,目標是解決粵西地區、特別是雷州半島水資源短缺問題。工程從珠江流域西江幹流取水,建輸水管輸水至湛江等地。

環北廣東工程完成後,料受惠人口達1800萬,除了解決粵西地區缺水問題,也為農業灌溉供水,長遠解決當地因水資源不足而經濟發展較緩慢的問題。

國家水利部部長李國英2024年3月表示,正逐步推進《綱要》,確保如期在2035年完成國家水網建設目標。

整治「小水電」

建設水庫和水壩是常見的水利工程。水庫是指在河流上修建水壩,透過攔截河水形成蓄水庫。現代水庫除有蓄洪、泄洪、調節洪水等功能,亦可用作水力發電。

中國有近10萬座水壩,2021年底由國家水利部、國家發改委等7個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小水電分類整改工作的意見》指出,雖然積極建水壩及加強發展水力發電,對中國實現「碳達峰」(指碳排放已到峰值、不再增長)、「碳中和」目標及能源轉型有正面意義,但部分小型水力發電工程無序開發,運作管理亦不完善,導致發電產能過剩甚至河流乾涸。

根據《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審計結果》,截至2017年底,10省已建成2.41萬座「小水電」(裝置容量在5萬千瓦以下的小型水力發電站),部分發電站之間最短距離僅100米,部分地區更因電力產能過剩,有「小水電」企業從外地招商,引進高耗能企業。政府要求改善後,各地開始整治「小水電」亂象,以福建為例,2022年底已「基本完成」改善及淘汰過剩「小水電」,並引入科技隨時掌握、控制水電站流量,大幅提升發電站的安全、生態和管理水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96期]

更多教育
公民挑戰題
【明報專訊】■題目1 可持續發展 資料:新聞撮要 江蘇淮安4名男子獵殺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東方白鸛,江蘇省法庭以危害珍貴、瀕... 詳情
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國家隊抵港 全紅嬋籲青年「有熱愛就追」 巴黎奧運國家隊代表8月29日抵港展開3日訪港行程。政務司長陳國基稱,2000年悉... 詳情
趣學STEAM:迪士尼節能措施
【明報專訊】大家或對迪士尼樂園不陌生,原來園內常見的設施、植物背後藏着不少有趣故事和能源知識,設施中「看不見」或易被錯過的部分包括與佛陀相關... 詳情
趣學STEAM:太陽能板藏屋頂
【明報專訊】香港迪士尼樂園的「迪士尼綠識環保考察計劃」邀請推動可持續教育組織「V'air」設計適合小學生的園內考察內容,讓同學學習環保議題知... 詳情
新聞解碼:「幸福設計」 改善公屋
【明報專訊】香港設有公營房屋,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較舒適的居所。目前,香港約三成人口住在公屋單位。為改善公屋居住環境,政府...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