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看見不同面貌的自己——謝君豪

[2024.09.13] 發表
謝君豪高中開始接觸演戲,他笑稱獲邀演出可能與其外形有關。
謝君豪認為一個人愈有內涵、愈深刻認識自己,愈能呈現出不同特質。
謝君豪2013年再演成名作《南海十三郎》,自爆當年不懂唱粵曲,面試前一天才請人教他,想不到脫穎而出。
電影《毒舌大狀》中謝君豪飾演「大狀」金遠山,舉手投足、一個眼神已充滿震懾力 。(《毒舌大狀》劇照)
電影《濁水漂流》中謝君豪(右)飾演露宿者。他演出不同角色,秘訣就是認識自己的不同面貌。(《濁水漂流》劇照)

【明報專訊】「喜歡演戲其實都是因為覺得好好玩、有滿足感、成功感、存在感……那些啦。」謝君豪首次接觸戲劇,是高中轉校後,剛巧遇上校內兩年一度的戲劇日(比賽)。其中一個參賽劇目是曹禺名作《雷雨》,主角之一是年輕長子周萍,他說:「可能覺得我的外形還不錯,便找了我來當周萍。」初試啼聲即獲獎,他笑言:「這個角色於我當然有重大意義,第一次拿獎、是人生的第一個高峰,不過之後就……當然是說笑,(上天所賜予我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個獎。」第一個獎之後,他的演出獲獎不斷,其演戲技巧,原來直接且簡單——面對自己、增加內涵、體驗人生百態。

中學排戲 「鬧交」鬧出戲癮

即使獲選做《雷雨》主角,謝君豪那時並不特別喜歡戲劇,對排戲也沒多大興趣,直至要排一場「鬧交戲」,「當時同學們在公園排戲,等導演來,我和女同學要排練一場『鬧交戲』,因為我們的距離很遠,要以大叫的方式來排戲,誰知愈『嗌』愈爽,覺得過癮」。然後他說:「那次排戲之後,有個感覺:『咦!我真的懂做戲。』當時我和女同學都因為這樣覺得自己懂做戲。」自此他便喜歡了演出,完成高中後報讀演藝學院,於第二次報考後入讀戲劇相關課程。

演出愈多,謝君豪便愈發現自己適合演戲,尤其舞台劇。除了演技,也講「執生」隨機應變,「這方面(『執生』)我的確頗有才能。在台上演出,主動意識要很強,要有意識解決除了演出以外,在台上發生的各種事」。

好戲不用扮 每個角色都是「我」

謝君豪認為,「好戲」的秘訣,在於「不用扮」——「首先認識自己不同特質,因為人有不同面貌,有時會大方、有時會自私、有時會有高尚情操,但有時又像陰險小人……那些都是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的特質」。他指先了解身上出現的各種人性特質,然後就可好好「用」自己,「在不同角色中釋放那些特質,無論是狂妄的人還是富有的人、內斂也好張狂也好,都可拿揑」。他補充:「一個人,若離開了自己,根本投入不到,因為『扮之嘛』,如果角色其實就是自己一部分,根本不用扮,做回那個自己就可以。」

說來簡單,但並不容易做到,「問題是你有幾多個自己?要面貌多,就要豐富內涵、真實體會人生各種經歷」。謝君豪說在演藝學院上課時,第一課便要學習坦誠面對自己,讓他眼界大開,「不止老師,連同學也會互相批評,毫不客氣,可以批評到體無完膚,但有規則,就是不可將課堂的說話帶離課堂」。這些批評的訓練,就是讓學生更真正了解自己的特質。

縱橫舞台影視 鍾景輝發掘神經質一面

謝君豪演出的角色多樣,從有張狂、「神神化化」一面的南海十三郎,到《毒舌大狀》咄咄逼人的金遠山,他都駕輕就熟,原來這一面是被他人看到且發現出來的特質。他表示從演藝學院畢業加入香港話劇團後僅數月,前輩「King Sir」(鍾景輝)便要他演出《雄霸天下》(Becket)的舞台劇主角——英王亨利二世。「這個角色多是由較成熟及知名的演員演出,而且角色是個狂野、玩世不恭、任性……的人,當時我很年輕,便問他為什麼找我來演。King Sir答我:『因為我覺得你有神經質的一面。』」謝君豪當時沒注意自己有此特質,直到演出後才發現King Sir有識人之明,「因為我演起來非常順利,很得心應手,才知我真的有此特質」。這特質被發現後,便多了類似角色的演出機會,他笑說:「因為『short』開(即「神神化化」)了。」

提升內涵講興趣 喜歡創造角色

雖然謝君豪演出以舞台劇為主,但電視、電影均有涉獵,「當演員最好就是每個範疇都能去玩,這方面我也算幸運,尤其近年和年輕人合作,他們對演戲有熱誠,又願意接納我,又喜歡問問題,好多話題可以談」。他認為演員要有內涵才可更好發揮角色,但內涵並非勉強而來,「首先也要講興趣,不然就成為了道德的枷鎖,因為我喜歡創造角色,從研究角色延伸,便會學習與角色相關的種種,如時代歷史等,增加了不同的知識」。

謝君豪說有次要飾演上海人,就搬去上海住了一段日子,與當地人交往、體會上海人生活。他認為要有精彩的演出,便要抱持純粹的心態,「即上到台的一刻,只想着如何以最大的誠意做好那次演出,不想其他無謂的事情。因為演員的狀態一上台就會表露無遺,愈純粹,台上發放的魅力愈大」。他可說是獎項常客,是否覺得自己是出色的演員呢?他笑說:「這我可不敢說,我當然覺得我是,但不知其他人是否也是這樣想。」謝君豪享受當演員的樂趣,也愛多作其他嘗試,純粹演戲的時光於他而言最享受。那會否想發展演戲以外的事情?不是常說要跳出「舒適圈」嗎?他笑說:「這個圈從來就沒有舒適過,我從來都沒有在舒適圈中,暫時還是想繼續演戲。」

■文學知多點

曹禺《雷雨》

曹禺(1910-1996)為中國現代著名劇作家,本名萬家寶,其筆名從其姓「萬」字拆開而成,有「中國的莎士比亞」之譽。《雷雨》及《日出》為其代表作,《雷雨》為他23歲時寫的第一部作品,講述一個家庭因錯綜複雜的關係而導致種種悲劇。

文:鄭惠霞

圖:賴俊傑、資料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19期]

更多教育
有價講:運動場上的仁愛抉擇——對手失利,應否狙擊?
【明報專訊】巴黎奧運落下帷幕,港隊成員張家朗、何詩蓓等為港奪得獎牌,創下佳績。光輝背後,運動員日復日付出毅力與決心,經歷無數刻苦訓練和失敗。... 詳情
潮看文史:體(tai2)育(juk6)
【明報專訊】這屆奧運,聽得最多的除了獎牌得主,還有「香港精神」,官員甚至運動員都掛在嘴邊。腦拙如筆者倒不明白有哪國奧運選手會沒有這種「香港精... 詳情
書之異世界:文理真的不容?
【明報專訊】語文老師面對一些選修理科的學生,常會力不從心。曾有學生理科成績彪炳,卻因文憑試中文科不及格而未能直升大學,慘絕人寰。這當然是極端... 詳情
人形圖鑑:墾丁Uber司機的率性與溫柔
【明報專訊】從台北車站乘坐高鐵到高雄,然後從高雄左營轉大巴到墾丁的恆春鎮,再南下貓鼻頭和鵝鑾鼻,我們一步步走進台灣的最南端,心情像誤闖人類石... 詳情
見聞識玩:重要的「肝」
【明報專訊】肝臟有分泌、解毒、代謝功能,是重要的新陳代謝器官,中國最近更完成全球首宗豬肝移植人體的手術。「肝」對人體重要,在中華傳統文化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