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倡訂法規認證基建助低空經濟 研無人機洗大廈外牆 料潛在利潤每年逾3億
【明報專訊】「低空經濟」今年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本港亦正積極探討發展低空經濟。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文偉松與團隊多年前開始研發導航技術,近期研發可清洗大廈外牆的無人機,他認為大廈外牆清洗,是本港發展低空經濟其中一個合適應用場景,並估計潛在市場每年利潤可達3億元以上。對於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的前景,他認為優勢是香港人才多,可產生很多新技術,但亦要先在空域法規、認證制度和基建等三方面建立基礎。
明報記者 鄭律銘
文偉松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出,香港未來如要發展低空經濟,在多個範疇需建立基礎。他舉例,現時本港未有完善的無人機空域管理法例,認為有需要討論立法,規定哪些高度及範圍的空域,可適用於哪些指定的無人機經濟活動。
文偉松指長遠須官方認證
規定電池續航導航精度等
另外不同類型的無人機,適合執行的任務各異,文偉松認為本港長遠須由官方機構設立技術認證制度,舉例規定無人機電池續航及抗干擾能力的最低要求,為電池安全、導航精準度設分級,以及規定各類續航力可飛行最高高度等,而有關標準宜由專責的政府部門監管。
要讓無人機在城市內穩定飛行,文偉松認為長遠需建立基建設施。他稱目前要落實無人機的全自主飛行仍屬困難,因此需有地面設施確保飛行安全,舉例可在智慧燈柱等設施,加建無人機充電系統或通訊裝置,確保飛行安全。
綜觀香港城市環境,文認為要發展「低空經濟」有一定限制,因本港樓宇高且密集、環境複雜多變,導航準確易受影響,他舉例在內地近期熱門的利用無人機送外賣,就難在香港具規模應用,同時有鏡頭的飛行器在本港市區內穿梭,亦容易引起私隱疑慮。正因香港大廈林立,他與團隊認為研發清洗外牆無人機,在香港就具備發展潛力,據他團隊按香港住宅及商業樓宇的數據推算,估計潛在市場每年利潤可達3億元以上。
文偉松透露,無人機清洗大廈意念源於校內實際需要,理大賽馬會創新樓外形不規則,難靠傳統方法全面洗刷,校內為此曾邀外判公司協助清洗創新樓外牆一個小範圍,需花20萬元及用了兩星期。文的團隊就研發了技術,配合激光雷達及GPS定位等裝置,無人機可透過掃描大廈外觀的立體模型,自動規劃最佳清潔路線。
指法例限制港難實地測試 內地試飛
文表示,由於在本港試飛無人機受法例限制,難作實地測試,因此他們與在深圳的無人機初創科企高度創新(GODO)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在內地包括廣州試飛,收集飛行數據以助提升設計。文稱,該公司有無人機自動更換電池系統,因此毋須擔心續航問題。目前團隊已研製原型機,目標2年後可用於清洗理大校園外牆,其間將不斷改進技術,包括提升防水及安全設計,並開發人工智能系統識別外牆的清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