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5萬元資本收益部分繳稅 徵富人稅後 免稅額減至收益1/3
約0.13%加人因此繳納更多個人所得稅
【明報專訊】加拿大聯邦政府公布的2024年預算案草案,在住房、碳稅返還和教育方面有大量的新支出。為避免赤字過大,聯邦政府決定對俗稱為「富人稅」的資本利得(資本收益)稅的稅基率(Inclusion Rate)進行調整,令富人階層支付更多的稅款。
資本收益是資產的成本與其出售價格之間的差額。資產可以是鄉間別墅、投資性物業、股票或共同基金。
特許會計師梁萬邦舉例稱,有人之前以5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個鄉間別墅,後來以90萬元的價格售出,所獲得的40萬元利潤就屬於資本收益,因此這40萬元就要繳納利得稅。
「但不是40萬元都用來作為稅基,當中是有免稅的額度的,之前都是50%,也就是說20萬元作為稅基要納稅,另外20萬元則可以免稅。」
而根據2024年的新預算草案,稅基的計算方式在6月25日後會多出一個區間,即在25萬元以下的資本收益部分,免稅額度依舊按50%來計算;但超過了25萬元以上的資本收益部分,免稅額度就要減少到收益的三分之一。
「還是舉例的那40萬元收益,其中的25萬元按50%計算,也就是12.5萬元要交利得稅,超過25萬之後的15萬元(40萬—25萬=15萬),稅基就要按三分之二來計算,也就是10萬元要納稅,加起來總共就是22.5萬元(12.5+10=22.5)作為稅基要納稅,而免稅的額度就從之前的20萬元,減少到17.5萬元。」
根據聯邦政府的數據,預計有2,850萬加拿大人根本沒有任何資本利得收益,因此新的稅基率調整對他們完全沒有影響。此外﹐預計有300萬加人賺取的年度資本收益,低於25萬元的門檻,也就是依然按50%來計算稅基。
只有大約0.13%的加拿大人(平均年收入約為140萬加元),預計會因此繳納更多的個人所得稅。
但如果業主出售的物業並非鄉間別墅,而是業主的主要居所;或者業主名下的股票大漲後套現,但這些股票都是放在「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註冊教育儲蓄計劃」(RESP)或「免稅儲蓄帳戶」(TFSA)下,那不管你賺了多少,都不用繳納利得稅。
前述的兩層稅基計算方式,只是針對個人,而對於公司和信託機構等的資本收益,一律按三分之二的稅基率徵稅。如果草案獲得通過,這些變更將於6月25日開始生效。
之前曾有人提議,連出售主要居所的獲利也要繳納利得稅,但這一建議沒有在2024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體現出來。同時依然得到豁免的,還有出售小型企業(資產的90%用於商業活動而非投資活動)股份的獲利,或者出售合標準的農業和漁業資產所獲的資本收益。
梁萬邦表示,出售小企業股票等獲得的資本收益,有一個「一生的總免稅額」(Lifetime Capital Gains Exemption,LCGE)。「有人提議要從現有的104萬元提高到125萬元,而且還要將該限額與通貨膨脹掛鉤。
「舉例來說,我有一盤小生意。我將其中的一些股份賣出去,獲利60萬元,那我還有44萬元的免稅額度。一年之內我又賣了一些股份,又獲利50萬元,則扣除44萬元的免稅額,那我就有6萬元要繳納利得稅。」
至於獲得贈予財產或繼承家產然後將其出售的納稅人,也可能面臨更高的資本利得稅率。但這取決於收益的多少以及該物業是否成為納稅人的主要住所。
渥太華大學財政研究與民主研究所副院長薩希爾汗(Sahir Khan)表示,「他們給你一間房子,你的境況反而會變差一點,但也不會差很多。遺產規劃師或遺產律師可能會建議當事人以不同的方式轉讓財產,以減輕稅務增加的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