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白車 年中試行 直送公院 不限港人

[2024.04.10] 發表

【明報專訊】目前病人若要從內地由救護車運送來港治療,須於關口「轉車」,經本港救護車轉送公立醫院。醫衛局昨稱,今年中起將以深圳和澳門兩間醫院作試點,讓符合指定原則的病人直接由深圳或澳門救護車送至本港公院,預計每年有數十宗個案。據了解,非港人亦可用跨境救護車,運送開支由試點醫院承擔,在本港公院治療則收取醫管局較貴的非合資格者費用。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認為須嚴謹把關非港人來港,以免佔用市民福利。有病人組織則憂慮加重本港公營醫療負擔,建議由私院接收非港人。

深圳澳門兩院試行 研增試點

醫衛局在向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稱,將推行為期一年的「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港深方面以港大深圳醫院為試點,包括作為由其他廣東省醫院運送來港的「轉運點」,港澳試點則為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文件稱將先試行由兩地來港,視乎運作經驗及實際需要再探討雙向安排,並適時考慮增加試點醫院。

文件稱,啟動機制首要條件是雙方醫院事先達成協議,首要考慮病人醫療需要、安全和利益,由試點醫院評估後,聯絡醫管局重大事故控制中心決定,並須確保病人或親屬同意和知悉風險。轉送的主要考慮包括病人臨H狀G需跨境轉院接受持續治療或復康、跨境運送不會帶來過度風險,以及病人不適合其他交通運送。

灣區醫院欠部分緊急複雜手術

文件舉例稱,部分大灣區醫院無提供某些緊急且複雜手術,例如甲型主動脈剝離,且「轉車」安排可能帶來風險,例如兩地救護車器材不同,又或有惡劣天氣等,便較適合直接送港。當局強調不會運載預計不久便出院,或可在當地醫院適當治療者例如輕微骨折,以及在當地即時搶救者。

硬件方面,跨境救護車將由港大深圳醫院和澳門消防局提供和操作,會安排隨車醫生「有限度註冊」(見另稿),並正商討救護車、車上物品和人員進入香港的安排細節。至於本港救護車北上,據悉由於車上緊急藥物例如糖尿藥、腎上腺素等或未獲內地批准使用,政府須先處理法規問題才能推展。

醫生籲嚴格把關非港人求醫

病人組織憂加重公營醫療負擔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郭宏駿稱,以往不時有在內地港人經兩地救護車接送返港,主要送瑪嘉烈、北區和屯門醫院,料新安排亦如是。他認為醫管局須確保病人轉送安全,並嚴格把關非港人來港求醫。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質疑,非港人即使須繳付較貴收費,但非「有錢大晒」,憂慮加重公營醫療負擔,認為應由私院接收。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稱,新安排可便利港人返港治療,惟內地或澳門人的醫療照顧責任並非在港,當局須解釋他們使用有關服務的理據。

更多港聞
支持方便通關 籲港增競爭力 劉國勳率商戶促房署減租
【明報專訊】市民北上消費,對北區、元朗區的零售商戶打擊尤甚,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以北區新屋h皇后山街市為例,現時60多個舖位中有近三分之一...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2021年吸煙率9.5%,政府目標明年降至7.8%。本港吸煙率由政府統計處每兩年統計得出,醫務衛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昨透露,初... 詳情
首個的士電子支付平台  支援18種付款方式
【明報專訊】首個獲運輸署批准的電子的士支付平台推出,該平台的智能電子的士咪表支援多達18種支付方式線上付款,乘客可選擇透過支付設備輕觸付款,... 詳情
【明報專訊】兩名男女於2019年下半年間,使用其銀行及支付工具帳戶,處理直接或間接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逾167萬元,當中有存款備註寫上「光...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二級懲教助理於去年5月凌晨,獨自到銅鑼灣一間酒吧時發現打烊,在大廈大堂內吵鬧,又掌摑到場調查警員的左頰,令對方面部發紅。該懲...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