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起始資金最缺乏 倡設種子基金

[2024.02.26] 發表

【明報專訊】政府致力將本港打造成醫療創新樞紐,陸續推出多項配套。中大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長李民瞻認為政策「未必個個都真的適合」,對剛投身科研的人而言,起始資金是最重要,建議政府增加種子資金,或為科研團隊設立平台,向私營企業推銷研究項目,有助集資展開研究。

有錢才有數據增說服力

研究學者不擅長集資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推動本港醫療科研,例如在河套區設立「大灣區國際臨牀試驗所」,為醫藥研發機構提供支援,便利深港創科合作。李民瞻表示,已上軌道的創科公司有充足資源和實驗室,進駐河套區可擴充業務,亦有助踏足內地市場,但剛起步的科研團隊最缺乏資本,較難打入河套區。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錦堂稱,科研團隊最大心願是令研究落地,先決條件要有足夠臨牀數據,才能說服醫管局等決策者將研究轉化為恆常服務,再提供下一筆研究資金。但他說要有數據,先要有起始資金開始研究,「我們有錢才交到功課」,而集資正是研究人員的弱項。

政府先後推出措施推動科研,包括2011年起設立醫療衛生研究基金,研究員可就擬定項目申請最多150萬元資助,去年10月亦推出「產學研1+計劃」鼓勵大學團隊與業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至於長遠如何加強科研人員集資能力,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潘雅欣表示,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四年級生可選擇到科學園企業,了解商業世界如何研究新藥,或可學習與申請專利相關的法律。她指出,如何將臨牀研究銜接實際應用很重要,認為科學家在求學階段須學習科學以外知識,例如藥廠需求、如何申請專利,建議加強推動類似課程。

無暇科研 盼當局正視前線人手

不少研究人員由前線醫護「轉跑道」投身科研,醫管局亦擬成立「聯網臨牀研究支援辦公室」鼓勵醫護參與科研。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說,以往在醫管局工作無助感很大,「改變不到HA(醫管局),又convince(說服)不到HA幫你」,直至投身科研後,發現可透過研發新技術,真正幫助病人。

然而,由於公院前線醫護面對人手不足,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教授陳晶晶說不少公院醫護即使有興趣投身科研,「但已經在做150%的工作,未必可以抽時間做額外科研」,因此醫管局必須正視人手問題,否則難說服醫護兼顧臨牀研究。

更多港聞
暴雨擋天敵 蜜源花盛放 報喜斑粉蝶單日580隻新高
【明報專訊】近月全港多區出現大量色彩繽紛的報喜斑粉蝶,引發網上不少討論。綠色力量最新調查發現,報喜斑粉蝶在城門郊野公園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兩個... 詳情
糊餐變「雪糕球」 病人變開胃 九龍醫院試推「Bonbon」餐 主打醬汁營養更多
【明報專訊】隨着年齡增長,不少長者或出現吞嚥困難,加上病患影響,甚至進食都成問題。九龍醫院近年為住院病人推出融合法國餐概念的「Bonbon餐... 詳情
【明報專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昨稱,政府了解會計業界對於把會計業加入「人才清單」的關注,正積極與勞福局跟進,並已提出在下一輪更新人才清... 詳情
【明報專訊】22歲男子昨日凌晨於香港科技大學校園從高處墮下,送院搶救不治。據悉,事主生前疑因學業及感情問題不開心。科大證實墮樓者為科大學生,... 詳情
近紅外線檢測 快速分辨真假中藥材
【明報專訊】中醫藥是中國人的珍貴文化遺產,但中藥材檢測一直都主要倚靠化學方法。由於這方法成本高、時間長,需要在化驗所內做,難以在產業鏈各環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