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堂:有道理,都有道理!
【明報專訊】清代笑話集《笑林廣記》有一則關於孔子的笑話,兩名學道之人因觀點、見解不同,爭論一番,雙方都認為自己見解真確、對方所言並非真理。二人爭論不休,找孔子評理,孔子的表現非常誇張——走向他們鞠躬致敬,說:「天下有不少大道理,不必相同。你們都是真正學道之士,我向來欽佩敬仰,怎會假?」二人便非常高興地笑着離開。
學生看不過眼,便問孔子為何拍馬屁,原來孔子並非真正的讚美,他認為跟兩人爭論沒意思,哄他們趕快離開,不想惹麻煩。
■學一學
諛
孔子學生質疑孔子奉承時,說了句:「夫子何諛之甚也!」當中的「諛」(粵音如)指諂媚、奉承。成語「阿諛奉承」指對不值得讚賞的人百般討好、不斷恭維讚美,意指拍馬屁。
■想一想
1. 故事中孔子為何想兩人趕快離開?
2. 當別人見解與自己不同,你會認為別人錯、自己對嗎?為何這樣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