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望遠鏡助攻 港大參與捕捉超新星

[2023.10.30] 發表

【明報專訊】公元1006年發現的恆星爆發事件,天文學家認為是最明亮的一次。該次劇烈爆發產生的餘暉「SN 1006」是一顆超新星,位於距地球約6500光年的豺狼座。港大物理學系學者吳志勇、楊怡蓉與國際天文團隊合作,參與由南京大學主導的研究,運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IXPE望遠鏡(又名X射線偏振影像探測器,Imaging X-ray Polarimetry Explorer),首次捕捉到超新星殘骸SN 1006的X射線偏振成像。

千年前殘骸 最明亮恆星爆發

IXPE望遠鏡自2021年12月發射升空以來,已觀測3個超新星殘骸——仙后座A、第谷和SN 1006,助科學家更全面了解圍繞着這些現象的磁場起源與過程。

港大物理學系高能天體物理學家吳志勇解釋,IXPE是一個獨特的儀器,能夠偵測到X射線的偏振(Polarisation),直接測量最接近衝擊波的磁場結構,正是高能粒子被加速的所在。港大物理學系高能天體物理學家兼太空研究實驗室成員楊怡蓉表示,這是團隊首次能以更高的能量詳細和準確測量超新星殘骸的磁場結構,使他們更深入理解這些粒子加速的過程。

測量磁場結構 理解粒子加速

IXPE是NASA與意大利太空總署(ASI)的合作項目,並與來自12個國家的伙伴合作。研究成果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發表。

更多教育
浸大電子互動AI彩圖再現香港保衛戰
【明報專訊】「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前日(28日)開幕,其中浸大展示科研成果,包括「電子互動歷史地圖」,通過結合數碼技術與歷史內容,呈現1... 詳情
公民點對點:科大發射衛星 採數據監測環境
【明報專訊】香港科技大學2023年8月宣布與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長光衛星)合作,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一顆名為「香港科大-雄彬一號... 詳情
公民點對點:中國航天科技 帶動港產業發展
【明報專訊】中國航天科技從1950年代起步,至今已多次完成載人航天任務,並朝探月目標出發。香港近年開始着重航天科學研究及航天教育,開始發展航... 詳情
解讀關鍵詞:九龍寨城
【明報專訊】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昔日為罪惡溫牀,有「三不管之地」之稱,原址位於現今的九龍寨城公園,內設展覽館展... 詳情
快問快答:碳排放
【明報專訊】政府2021年發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為四大減碳策略,目標是香...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