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低 盜竊增損失更大 多市4零售店不再賣酒
預計更多零售店舖下架酒類產品

[2023.07.15] 發表
大多區內有不少超市停售酒類飲品。

【明報專訊】近幾個月來,多倫多至少有4家零售店不再賣酒,部分原因是店內盜竊猖獗,影響了酒類銷售的利潤。

這4家零售店是位於巴特士街夾Nassau St.的FreshCo、皇后街和波特蘭街(Portland St.)的Loblaws、北約克Empress Walk的Loblaws和賓頓市的Real Canadian Superstore。

Loblaw和Sobeys沒有回應有多少門店已經停止銷售酒精飲料以及原因。然而,加拿大零售議會(Retail Council of Canada)表示,頻繁的盜竊已經影響了一些地方酒類銷售的盈利能力。其發言人瓦西利申(Michelle Wasylyshen)表示,隨着食品價格持續飈升,所有雜貨店的入店行竊都在激增,這給商店造成了數十億元的損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零售商越來越依賴自助結賬來削減勞動力成本和填補人手缺口,這使得購物者更容易不付錢就離開。

雖然瓦西利申沒有證實有多少零售商已經停止或將停止銷售酒類,但她表示,一些雜貨店將不再銷售啤酒和葡萄酒,「部分原因是盜竊事件頻發,這使得目前酒類銷售的商業案例不盈利。」她說:「在一些地方(盜竊)變得更加失控,因此,零售商將選擇從貨架上撤下那些產品。」

桑茲(Gary Sands)是加拿大獨立雜貨商聯合會(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Grocers)的高級副總裁,他補充說,一些超市酒類銷售的利潤很低,這使問題更加複雜。桑茲說:「迫使這些食品雜貨商退出啤酒和葡萄酒市場的最重要因素無疑是利潤率。」

根據瓦西利申的數據,向雜貨店提供的酒精飲料平均毛邊際稅率僅為2.2%。而桑茲指出,他的聯合會的許多成員都有大約2%至3%的酒類銷售利潤。桑茲說:「以這樣的利潤率銷售酒類是不可持續的。」他補充說,當顧客用信用卡購買酒類時,單是互換費(interchange fee)會抹去任何利潤。瓦西利申說:「簡單地說,就是賣酒類賠錢。」

桑茲和瓦西利申都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零售店舖下架酒類產品。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