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政府研修例打擊圍標 團體批力度不足
【明報專訊】大廈維修工程不時引起爭議,政府相隔6年以2017年的建議為基礎,2023年3月再提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建議「大型維修工程」須有5%或200名業主「親自投票」表決,門檻比2017年建議的10%低。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發言人莊榮輝表示,政府最新建議對打擊屋苑圍標力度不足,且未處理偽冒授權書問題。
大維修倡5%業主「親自投票」
據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政府建議《條例》加入新採購類別,若工程費用按大廈單位數目計算的平均成本逾3萬元,便屬「大型維修工程」。現時《條例》規定法團業主大會的法定人數須為業主人數的10%,業主可親自或透過委派代表出席會議,政府建議加入要求,表決上述項目時須有不少於5%業主或200名業主「親自投票」。
政府亦建議提高討論或議決「大型維修工程」透明度,包括會議通知須列明「每名業主應為採購支付的預算金額」、會議紀錄須在業主大會28天內於建築物的顯眼位置展示至少連續7天等。現時法例要求採購逾20萬元或佔法團每年預算20%時須招標,當局建議將「每年預算」改為佔「過去3個財政年度的經審計每年平均開支」的20%作衡量基準,減低預算被刻意加大的風險。
政府2017年原建議法團業主大會討論「大型維修工程」時,法定人數門檻由10%提高至20%,並須有10%或400名業主親自投票通過,是次未有落實當年建議門檻。當局解釋,有意見反映法定人數提高至20%容易導致流會,法團亦難找到合適場地容納數百名業主舉行會議。
莊榮輝認為,當年的建議要求更多業主參與,防範圍標效果更佳,如未能吸引業主積極參與「是應該流會」。他又稱一般屋苑附近有學校,禮堂多數可容納400人,相信場地不成問題。
倡民政署核證投票授權書
莊榮輝表示,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過去10年已處理逾1200宗個案,涉及大廈管理和屋苑大型維修的爭議中不乏涉嫌圍標的個案,不少涉及授權書問題。有不法分子以假授權書冒認業主揀選自己指定的公司以獲利,惟未見政府在今次修例中提出有效建議杜絕不明來歷或偽冒授權書,他建議由民政事務總署推出授權書核證收費服務,透過增加偽冒成本杜絕有關問題。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