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備電纜沒紀錄 工程師:難以想像
【明報專訊】對於周三(19日)凌晨的停電事故,港燈前晚稱初步調查發現起因為維修保養期間意外為一條無紀錄的後備電纜通電。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代表勞偉籌昨稱,電纜講明是「後備」,即本身有可能需要使用,難以想像電路圖上會沒紀錄;而工程人員實際操作時亦不應只依賴文件,因現場真實電纜接駁情况或與文件不同,促港燈未來改善檢查程序,執行每個步驟前均需加強核查。
不知存在 理應不可當後備
勞偉籌昨接受港台《千禧年代》及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訪問分析事件,稱一般輸電系統都配備後備電纜,難以想像此類處理高壓電的設施,電路圖會沒紀錄有後備電纜,質疑若本身不知該電纜存在,理應不可當作後備。
勞解釋,後備電纜亦不是隨時可用,使用前需作較多測試,包括電纜電阻、能否承受較大電流等,尤其今次涉事後備電纜過去十多年均未通電,未必能承受27.5萬千伏(275kV)電流。
倡向工程人員定期再培訓
至於工程人員為何會為一條沒紀錄的電纜通電,勞估計因涉事電纜沒任何標示,故人員在調試過程中暫時使用電纜做接駁,認同事故屬「人為低級錯誤」。港燈前晚稱涉事工程人員有十多年資歷,勞稱有時或正正因有經驗而疏忽檢查,建議港燈或可提供定期再培訓。他強調電纜工程不應盡信文件,建議港燈未來改善檢查程序,包括會否仍有其他無紀錄的後備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