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對富人徵稅更利踐行共同富裕
倡執政者定適切規則 透過競爭增加財富
全國兩會進行中,即將卸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其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為解決中國社會貧富差距所提出的「共同富裕」概念隻字未提,引發外界關注。關注該議題的中國政法大學退休教授、左派輿論陣地「烏有之鄉」網創辦人之一的楊帆,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共同富裕」實現或有難度,向窮人扶貧與對富人征稅並舉,或更利踐行該理念。
在楊帆看來,「共同富裕」這個由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1985年提出、到今被反覆使用的共產黨最高綱領,如今面臨著踐行上的阻礙。楊認為,相對於最高綱領這個終極理想,「共同富裕的最低綱領」其實也應為外界關注。他打比喻,「最低綱領」有幾分神似建國領袖毛澤東時代下的「絕對平均」,只是那時「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貧窮」。在此基礎上,楊建議「現階段中國共同富裕的最低綱領」,當中可涵蓋有懲戒腐敗、扶貧托底、鼓勵富人捐贈、以及在承認合法性下僅以稅收調節財富這四點。「這些都是相對易實踐的。」他說道。
「起點不能平等 但規則要」
楊帆認為,「共同富裕」的實踐確有疑難之虞,更多時候,僅能作為一種理想付諸討論。這背後問題關鍵,在於社會現實中,富裕狀態注定導致人與人之間差距巨大,絕對平均故此難以實現。他說,實現「共同富裕」,難點在於無法封頂任何一個人的財富上限,「要想封頂,一定會回復到計劃經濟」。楊說,社會生產力的玩味之處,在於「惟有拉開差距,人才會有動力」, 執政者應以適切規則和手段,使人和人性的正面得到煥發,透過競爭增加財富,「起點不能平等,但規則要平等」。
讚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做積累
雖被外界標籤左翼,但楊帆不諱言自己認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路線,也對再早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感到滿意。楊說,計劃經濟肩負有那個歷史時期的特殊任務,「在正確的範圍內,為後來的市場經濟做了積累」。但他指出,市場經濟非馬克思提出,而是西方經濟學舶來品,馬克思僅提出商品經濟兩個階段概念,當中要義是區分生產目的是使用價值,還是資本增值。
稱醫保領域應改國企承擔
該理念對於時下中國不少社會議題具有啟示。楊帆認為,今天內地醫保、醫療等領域暴露出的收支不濟問題,背後多源於性質上定位不清。他直言,由於生產目的不同,資本因而不能介入公共產品,該領域應改由國企、事業單位等承擔起,「不應進入市場,專注於服務公共產品」。可以商品化,收費以彌補成本,但是不能資本化。
針對早前多地醫保改革引發白髮族不滿,楊帆建議,緩解地方醫保財政緊促,可考慮將國有資產存量分期分批填補於社保基金。
對於兩會上被頻繁提及的中美關係和台灣議題,楊帆表示,目前中美角力下,中國在科技一役上略處下風,「科技並非中性,近代幾百年來,科技的路線都掌握在西方手堙A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跟在後邊追趕」。他指科技脫u戰的破局之道,在於中美之間價值觀念是否能達致互解互諒。
台海局勢唯一關鍵因素:軍事技術評估
在此基礎上,楊研判台海局勢未來一段時間,或隨北京與華盛頓的鬥法以及遠端的俄烏戰爭走勢所影響。楊認為「軍事技術上的評估」是左右台海局勢的唯一關鍵因素,是因目前主導台海局面的關鍵角色在於中美雙方、甚至投身戰火的俄羅斯,而俄烏戰事的結局,未來勢必會影響到北京對台決策和所招致美國的反應,因此,楊認為,如北京「已做好技術評估」,預計今年內或會「隨時在台海擦槍走火」。
明報記者 王聖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