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此行為中美續交往釋信號

[2023.02.02] 發表

「不要期待布林肯訪華能為中美關係帶來什麼戲劇性改善。」中美問題專家、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昨對本報表示,因現時國際架構下,拜登政府不會放鬆對華戰略打壓,訪問無法對中美關係帶來實質性變化,但可對兩國社會經濟政治繼續保持交往,釋出明確信號。

美智庫:不應期望有大突破

不過朱鋒也指出,世界即將走出疫情時代,中美不管如何競爭仍需共存,要對基本的交往方式、合作方向形成共識。不管彼此間存在什麼爭議,還是要啓動定期制度化的溝通,對兩國關係進行更有效的管控、止損,而不是放任其走向全面的衝突和對抗。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學者白明(Jude Blanchette)亦對美國之音表示,不應期望會看到布林肯此行取得任何重大突破,但亦不會是壞事,「考慮到過去五年來中美關係惡化的程度」。

朱鋒:須制度化溝通管控關係

朱鋒說,時隔5年美國國務卿再訪華,加上經過3年疫情,雙方要談的其實很多,「如學生學者的留學,中美新聞記者的重新回來,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議題,都需要具體去談」;經濟層面,2018年以來的貿易摩擦也要繼續談。

喬治城大學亞洲研究教授Dennis Wilder預測,布林肯可能敦促中國官員取消暫停赴華有效簽證,因為這影響到許多美籍華人,以及商業和教育交流。

恰逢美國新任眾院議長麥卡錫據報將訪台,朱鋒認為,布林肯這次訪問,中美關注重點都將聚焦台灣問題。中美持續互相指摘,但「兩國總是要有坦率直接的面對面交往對話,美國也不是真的想被捲入台海戰爭。中美官方溝通應該定期化、機制化,不管處於什麼狀態,中美關係如何,還是要談起來、談下去」。明報記者 劉曉宇

更多中國要聞
央視報道國產客機兔年首飛 疑誤配空巴畫面
央視周日報道全球首架C919國產客機大年初七(1月28日)從上海虹橋飛抵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完成癸卯兔年的首次飛行。不過有關報道疑似鬧出烏龍,... 詳情
【明報專訊】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致遠中學的15歲男生胡鑫宇在失蹤超過3個月後,遺體近日在金雞山糧倉發現。惟案件疑點重重,包括警方地氈式搜索為何... 詳情
官場三態:隱形、告別、大躍進
農曆年長假後,內地官場出現怪象:新官多隱形、舊官忙總結、基層忙躍進。以習近平為首的政治局7常委,以及大部分政治局委員連續多日一直未現身,到昨... 詳情
國家電網、中國華能、華電集團等多家電力央企近日陸續披露2021年度企業負責人薪酬。其中,薪酬最高的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 詳情
習近平:增國際大循環話語權
【明報專訊】中共中央政治局周二(1月31日)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國際競爭戰略提出多點要求,包括要使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