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推進世界級科研 3大學校長談資金角色問題
【明報專訊】創新科技署昨在科學園舉行「國際創新及科技高峰會」,逾600人出席。其中「學者論壇」由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主持,他指香港即使有世界級研究,但需到大灣區才可將研究推進,問在席的3名本地大學校長,香港是否需要建立國家級科研設施。
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認為香港有需要建立國家級科研設施,可帶來近300億元投資額。他說本港有很多頂尖研究人員,他們構思豐富,在很小的研究室都能做到成果,但研究往往在刊登學術論文後便暫停。他認為政府可給研究人員更多資助,指自己在1994年首次得到資助研究,當時金額是180萬元,但事隔多年後資助額仍是一樣。
滕錦光指資助額30年不變
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表示,若要擁有國家級科研設施,則需要國家級人員來做研究,他認為香港需要充當「召集人」角色,匯聚全國不同地方的人才,亦要公私營合作,才可做到國家級研究,帶來更多創新概念。段稱香港應參考外國成功例子,例如在歐洲,不同的歐盟成員都可到國家實驗室,接受兩年培訓後回到自己國家。
段崇智:港充當召集人匯人才
浸會大學校長嶼惘翰h認為重點不是需否在港建立國家級實驗室,而是香港的研究員能參與國家實驗室的工作。他表示,國家級研究項目需要上千個科學家工程師,要做到這點便要國家級支持,他質疑是否有設施就已足夠。他認為更重要的是資金問題,雖然常說本港大學排名高及成績很好,「但實質香港貢獻的是什麼?」他認為不同的國家級研究,應以國家為中心思考。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