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錦囊:三毛的神秘禮物

[2022.12.02] 發表

【明報專訊】當你收到禮物時,會好奇包裝內的是什麼嗎?若發現禮物不是心中所想,你仍會感謝朋友的一番體貼心意嗎?

著名華文作家三毛(原名陳懋平,1943-1991),曾在撒哈拉沙漠地區居住,寫有《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等充滿異國風情的作品。她和西班牙籍丈夫荷西結婚的時候,丈夫預備了一個盒子要送三毛,在沙漠地區,三毛想要怎樣的禮物呢?她又喜歡荷西的禮物嗎?

■節錄

接近黃昏的時候,荷西敲門敲得好似打鼓一樣,我驚跳起來去開門,頭上還都是髮捲。

沒有想到荷西手中捧着一個大紙盒,看見他那煥發又深情的眼睛,我就開始猜,猜盒子裏有什麼東西藏着,一面猜一面就上去搶,叫喊着:「是不是鮮花?」

這句話顯然刺傷了荷西,也使體貼的他因而自責,是一件明明辦不到的東西——在沙漠裏,而我竟然那麼俗氣的盼望着在婚禮上手中可以有一把花。

打開盒子來一看的時候,我的尖叫又尖叫,如同一個孩子一般喜悅了荷西的心。

是一副完整的駱駝頭骨,說多嚇人有多嚇人,可是真心誠意的愛上了它,並不是作假去取悅那個新郎的。真的很喜歡、很喜歡這份禮物。荷西說,在沙漠裏都快走死、烤死了,才得來這副完全的,我放下頭骨,將手放在他肩上,給了他輕輕一吻。那一霎間,我們沒有想到一切的缺乏……

——節錄自三毛〈結婚禮物〉

■學一學

誇張手法

從文章看來,荷西送贈的禮物比三毛原本期望的,更為特別也更討喜。在「預備」禮物的過程,荷西說「在沙漠裏都快走死、烤死了」這句話,是不是表示他曾在瀕死的邊緣、冒着極大的生命危險而得來呢?不是,這是寫作中的「誇張」手法,把原本要描述的事物或經歷,刻意誇張,加強想要表達內容的力度,例如荷西這樣說,就是想強調得到這禮物,經過他很努力的付出。三毛聽到這句,便覺得很高興,因為荷西的努力,正是「物輕情意重」的體現。

■知多點

為什麼三毛叫三毛?

三毛是一個很有趣的作家,原名陳懋平,後來覺得「懋」字筆劃多,就不寫了,叫自己「陳平」。改筆名「三毛」,因為認為自己只值三毛錢,還有中國漫畫家張樂平創作的《三毛流浪記》,故事講述孤兒的經歷,漫畫主角因為頭上只有三條毛,叫作「三毛」。

■寫一寫

你也嘗試以誇張的方式來表達你對某事物的喜愛吧!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生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513期]

更多教育
機智小孩:有智有謀——房玄齡
【明報專訊】■天下太平不太平 房玄齡是唐太宗時期著名的宰相,從小飽讀詩書、聰慧過人。他小時候還是隋代,社會昇平,大家都讚揚皇帝,年紀小...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