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打卡:舒巷城的柴發加廣場
【明報專訊】大多數海員都有這樣的經驗:想家。
但回到岸,回到家,失業,往往是長期的失業。又想起海,想起船。海沒有感情,船沒有感情,人卻有感情。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岸上的工作不需要你。—— 舒巷城〈倫敦的八月〉
在西灣河、筲箕灣一帶成長的舒巷城,創作了許多充滿香港本土風貌的作品,淡淡抒情的筆觸,細訴香港故事。舒巷城才華橫溢,寫小說、詩、散文;能寫之外也能畫。我們記起他的短篇小說〈鯉魚門的霧〉,那個離港多年回家的蜑民,在霧中看到西灣河一帶的變遷,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們認識的舒巷城作品,一般以香港為背景,然而,他還寫過不少異地生活的故事,甚有味道。以下,〈倫敦的八月〉便是一個在英國發生的愛情故事。
時間回到1950年代,故事講述香港年輕的海員(俗稱「行船」)阿王,他在英國巴得號貨船上當「幫車」,即是機房部的員工。這次航程從澳洲到倫敦,經歷過無數的日與夜,船終於在天氣明媚的8月到達倫敦。他在當地認識了一個早年嫁到英國的廣東女子,丈夫去世了,與女兒蘇珊相依為命。蘇珊是美麗的混血兒,有一天,她突然約阿王在倫敦中心見面,阿王暗暗地相信她愛上了自己。最後,蘇珊在熱鬧的倫敦街頭,拿出一張照片,是她與情人的合照,同是海員,同是姓王,更與阿王有幾分像,但不知為何沒有再來找她。當阿王明白自己表錯情,沒有再見她了。回到船上,他在漆黑的夜空下,寫信給蘇珊,告訴她照片中的人是他的哥哥,不久前在船上患病,死了,海葬了。
〈倫敦的八月〉寫海員的生活和心態,寫得相當細緻。舒巷城會仔細告訴讀者船上機房部的分工結構,分大車(即輪機長),以及二、三、四車等;又寫到阿王月薪九百塊錢,合約為期兩年。這些資料現在讀來很有趣,讓我們理解到當時香港海員的生活。小說開始時以較沉重的語調寫海員的兩難處境,大海和陸地都不是他們永遠的居所,雖然是這樣,故事發展下去調子又變得有點輕鬆。這篇小說最有趣的幾段,是寫年輕阿王以為自己被愛上、但又不知如何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美夢。舒巷城這樣寫道:「我想,蘇珊之約我跟她單獨在外邊見面,可能是這三個理由……」、「今天你快樂,她快樂,分手了,你將會忘記她,她也將會忘記你,因為你到底是個陌生人,是個海員……」阿王是否想得太多了?筆者一邊看一邊笑起來,其實女方還沒有什麼表示呢!舒巷城寫年輕海員的心理、患得患失的狀態,確實精彩。
小說另一焦點,我想是翻譯,是在海外生活重要的部分。阿王英語水平不錯,有時會當起義務翻譯,協助船員之間日常溝通。一個英國船員與一個來自香港的船員要「比武」,前者用西洋拳,後者用中國氣功。二人言語不通,只靠阿王翻譯,但他們打起來,有一半是因為阿王在翻譯中「加鹽加醋」,當然也為小說增添笑料。我十分喜歡小說對倫敦地方的翻譯,耳目一新,好像重新遊覽了一次舊地方,如Trafalgar Square譯為「柴發加廣場」,令港人會心微笑。
黃淑嫻--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香港作家
文:黃淑嫻
圖:atlantic-kid@iStockphoto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