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責佩洛西竄訪」引負評潮 何安達:考慮政治忠誠非民意

[2022.10.11] 發表

【明報專訊】除醫衛局長盧寵茂,本報亦重點分析政務司長陳國基、財政司長陳茂波、律政司長林定國3名司長,以及保安局長鄧炳強的網上輿情,其中鄧炳強的正評比例最高,有44%,比特首李家超的正評佔比(21%)高逾倍。新政府上任後連番就政治事件表態,但大數據顯示此舉引起網上輿情反彈,其中各官員8月初譴責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數據顯示3名司長及鄧炳強負評急升,數目更是上任首3個月之中最多。

新政府銳意迅速回應社會關注,但非每次都獲正面迴響。佩洛西8月2日晚抵達台灣展開行程,李家超與一眾問責官員當晚先後發稿譴責她訪台,激起負面輿論。李家超與陳國基、陳茂波、林定國、鄧炳強的負評高峰均是8月3日。觀察當日留言,負評均以揶揄為主,質疑外交事務非香港自治範圍,亦有網民諷刺政府官員干預美國內政。

林定國雖未如其他官員般經常落區及出席公開活動,但其網上討論度亦在前列,負評比例亦近七成,不少與他回應外國制裁和司法事務相關。美國國會委員會7月建議美國政府考慮制裁多名處理《港區國安法》案件的檢控官,林7月17日開腔反駁委員會做法「橫蠻無理」,如同動畫《多啦A夢》的技安(現名胖虎),林負評數目隨之急增,當中不少是諷刺和揶揄他的回應。

鄧炳強44%正評 羅永聰:多粉絲

對於政府官員就政治事件表態引來負評,曾任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的何安達認為,這些舉動背後考慮是政治因素為主,「政治表態無得講,我想民意不是他們的考慮,那些(行動)是政治忠誠度」。他認為,政府在政治議題未能扭轉輿情,應透過改善民生議題爭取支持。

在本報重點分析的5名司局長中,保安局長鄧炳強正評比例最高,其facebook專頁於7月12日開設,至昨晚約1.2萬人讚好。公共事務顧問羅永聰認為,鄧正評較多主要是個人因素,因鄧活躍於社交平台,擁不少「粉絲」,自然獲較多正評。何安達則認為,鄧主責保安事務,由於《港區國安法》已實施,較少網民負評相關議題。

楊潤雄互動量第二 料多關鏡騷非本人

綜觀21名司局長(不計特首李家超)7月1日至9月30日網上輿情,文體旅局長楊潤雄互動量排第二。慧科訊業時事分析顧問黃潔慧指出,楊潤雄負責跟進MIRROR演唱會事故,大量互動及關注度均與意外相關,部分留言和互動可能僅針對事故本身,而非楊或其行動。她亦稱,楊過去任教育局長時發言「穩陣」,較少在網上引起大量負評。

更多港聞
即時繁殖率重上1  現XBB.1亞系變種 放寬後入境陽性升 專家料多屬輕症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持續演化,港大最新本地個案的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回升至近1.03,為相隔一個月重上1的水平。本報分析「0+3」入境限制實施... 詳情
【明報專訊】7名私家醫生被指濫發新冠疫苗醫學豁免證明書,他們簽發的逾兩萬張「免針紙」明日起失效。據了解,政府最快下周初推出「疫苗通行證豁免證... 詳情
疫下長者抑鬱比例飈 團體倡增IT課程助聯繫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下長者生活習慣改變,情緒受到影響,多個社福組織調查均發現疫下長者有抑鬱或焦慮等情緒問題,建議長者義工參與精神健康培訓,並... 詳情
再推措施遏「炒場」 半年三度 租足球草場須4人簽場 教練料無用徒增炒價
【明報專訊】康文署今年5月兩度出招打擊轄下康體設施「炒場」情况,至今仍有人在facebook群組出售場紙,該署昨再推4項「加辣」,包括場地租...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擬立法規定專業人士強制舉報懷疑虐兒,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昨表示,諮詢期上月底結束,鑑於社會關注虐兒,當局決定加快修例工作,希...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