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一號成功發射 探測太陽「一磁兩暴」助天氣預報
【明報專訊】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研製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夸父一號」,昨上午7時43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二號丁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夸父一號」衛星順利進入太空「逐日」的預定軌道,將以探測太陽「一磁兩暴」為科學目標,同時為空間災害性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探磁場耀斑日冕物質拋射
據新華社報道,以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命名為「夸父一號」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ASO-S),是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以探測太陽「一磁兩暴」,即太陽磁場及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為科學目標。將利用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預期約在2024到2026年;「太陽活動峰年」意指太陽黑子數量達到極大的年份)的契機,同時觀測研究「一磁兩暴」以及全日面矢量磁場。
太陽物理學家通過研究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即磁場與耀斑、磁場與日冕物質拋射、日冕物質拋射與耀斑的關係,研究它們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因果關聯,同時為影響人類航天、通訊、導航等高科技活動的空間災害性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夸父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甘為群研究員表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於2017年底獲工程立項批覆,又經過5年工程研製,突破諸多關鍵技術並克服疫情等重重困難,終於成功發射,「所以我們把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定義為開啟了中國綜合性太陽觀測的新時代」。為實現探測目標,衛星上搭載有全日面矢量磁像儀、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和硬X射線成像儀3個各具特色的有效載荷,分別觀測太陽磁場、日冕物質拋射和太陽耀斑,該衛星3台有效載荷在國內均為首次上天。
探測數據全球開放供研究用
甘為群表示,預期「夸父一號」衛星發射並正式進入工作模式交付用戶後,有關數據將向全球開放,供科學家做太陽物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