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檢測外牆機械人代勞 中大獲日內瓦發明賽銀獎
【明報專訊】勞工處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建造業高處墜下造成傷亡的意外每年超過200宗。中大工程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出一款供「高樓外牆檢測的線控機械人」,長遠冀取代人手在外牆做檢測,免除工人高空工作的意外風險,該發明於「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取得銀獎。這款機械人將聯同中大另外兩項科研成果於本月及下月在本港3個創科展覽展出。
免高空工作 留天台聽筒辨牆G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劉達銘表示,大廈外牆須定期檢測,否則有石屎剝落風險,現時做法依賴工人在外牆搭棚或以吊船方式搭載工人,用肉眼檢查及通過敲擊判斷外牆狀G。劉形容工作危險,加上行業人手老化,故研發機械人提供協助。
劉稱,裝置造價約10萬至20萬元,包括可360度移動的車輪支架,配合吊索裝置將檢測用機械人垂直懸掛在外牆,機械人可配備不同工具,例如以鐵槌敲擊外牆,讓天台的工作人員經聽筒判斷指定位置屬「空心」或「實心」;系統會記錄聲響及相應位置,方便覆檢,並以3D影像展示外牆不同位置的健康狀G。他說,團隊已在學校及政府建築物做5個實地測試,下階段將在更多建築物外牆試用,並比較與人手檢測的分別及成效。
一團隊研新物料修復骨質疏鬆
另一團隊製人工智能投資分析
中大化學系教授魏濤的研究團隊則研發出新型骨水泥物料「氯氧鎂基水泥泡沫(MOCF)」,為治療骨質疏鬆病人提供更佳效果。魏濤稱,現用於修復骨質疏鬆的物料有「鈣基骨水泥」及「鎂基骨水泥」,前者難被身體吸收,後者雖可降解,但沒足夠空間讓骨細胞依附生長,其團隊研發的新物料可在有缺損的骨注射使用,黏結性很強,當中的微細氣孔有利骨質細胞依附生長。物料現仍在動物測試階段,估計需至少3至5年方可臨H應用。
中大統計學系教授王海嬰團隊則開發系統,以人工智能讀取金融市場各個交易行為的性質,包括買賣股票的價位及數量,將數據轉化為圖像後再經大數據分析,作出投資建議,預計回報可達25%,現階段主要由機構投資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