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高溫下減產漲價
陽澄湖蟹農:優勝劣汰將更肥美
「九月圓臍十月尖」,每年中秋前後都是大閘蟹上市時節,但有指受夏季高溫影響,今年大閘蟹將減產兼漲價。適值日前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有陽澄湖大閘蟹蟹農大派定心丸,稱雖然預計今年國慶價格將按年高20%至30%,但國慶之後價格會回落至往年水平,且質量高於去年。
明報記者 王佩凡
大閘蟹「食慾不振」 影響蛻殼育肥
今年7月以來,江蘇持續發布高溫警報,溫度一直在40℃徘徊。一般最適宜大閘蟹生存的溫度大約在18℃-25℃ ,當溫度高於30℃時,大閘蟹會出現厭食、關節變軟、運動無力、生長遲緩等癥狀;而且螃蟹需要經歷4至5次蛻殼才能變為達到2両以上的成蟹。此前有報道稱,受今夏高溫折磨,造成大閘蟹「食慾不振」,影響蛻殼和育肥進程,其第四次蛻殼時間延遲了20到30天,令沒完成第四次蛻殼的螃蟹只有不到1.5両。
蘇州周阿根食品有限公司蟹農周阿根對本報表示,螃蟹換殼需要足夠營養儲備。高溫降低水體溶氧量,導致大閘蟹活動減少,進食變少,營養儲備不夠。螃蟹會根據時令強行蛻殼,很多大閘蟹蛻殼到一半,由於營養儲備不夠就停止蛻殼,然後死亡,導致今年整體產量比往年低。
加上今年中秋節比往年提前,中秋期間螃蟹成熟度不夠,口味也不夠好,價格卻比去年貴了2至3倍。
蟹農料國慶價貴兩三成後回落
上周五是陽澄湖大閘蟹的開捕的時間,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副會長顧敏認為,今年開捕的時間其實與往年相若。但老饕擔心的是高溫之後,陽澄湖大閘蟹質量和價格會否有所改變。
9月之後隨着溫度逐漸回落,螃蟹已趨成熟肥美。周阿根預計,雖然國慶節期間大閘蟹價格仍比去年高20%至30%,但是節後價格會逐漸降至去年同一水平。而且由於今年高溫,已提前將蟹群「優勝劣汰」,活下來的大閘蟹有了更富裕的活動空間和更充足的餌料,因此也更加肥美,比去年質量更高,使消費者在國慶節後可以用去年同等的價錢享受到更優質的大閘蟹。
對於有中秋節前後上市的大閘蟹被認為質量欠佳,周阿根指出,只要選對吃蟹時節,大閘蟹口感基本都能得到保障。對於今年的訂單量,他亦持樂觀態度。他還表示,今年他們預計會把陽澄湖大閘蟹賣到香港,相信過不了多久,在香港也可以吃到膏滿黃肥的正宗陽澄湖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