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首獲中國貸款 逾5億建華為信號塔
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與中國電訊商華為簽署協議,由後者為所羅門群島興建161座手機信號塔,並向中國借貸約4.5億元人民幣以支付興建開支,是該國2019年與華建交後首次獲得中方貸款。該國官員強調信號塔能改善流動網絡覆蓋,但有內部報告指計劃恐難賺錢,甚至成為負累。
所國財政部常任秘書長丹塔納(McKinnie Dentana)周三(17日)向傳媒確認,信號塔將利用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約4.489億人民幣貸款興建,利率為1%,貸款期限為20年。他指政府會在未來3年推出計劃,希望明年11月舉行太平洋運動會之前完成興建近半信號塔,讓鄉郊地區民眾即使不前來首都,都能夠欣賞賽事。
政府望3年內推出 回本有信心
丹塔納稱,有對此項目的獨立審查報告指出,信號塔會為政府產生足夠收入,以在貸款期內全額償還本金和利息。然而,澳洲廣播公司(ABC)取得相信為同一份、由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所做的獨立報告副本,當中評估跟官員的說法有所出入。
內部報告指誇大回報
報告分析較早前相對更有野心、建造200座信號塔的建議,KPMG警告所羅門政府提出的計劃「大大誇大該項目財政回報潛力」,可能需要財政補貼。
報告估計項目或造成約1.44億澳元財務損失,在20年內需要約2.26億澳元彌補這缺口。
KPMG指項目風險雖然可控,但3年推出項目的計劃過於野心勃勃,恐不太現實。
此外,KPMG估計項目可產生最多1億美元的間接經濟利益,以抵消直接預期的財務損失。
澳洲國立大學的電訊專家沃森(Amanda Watson)指信號塔可能有助偏遠地區沒信號覆蓋的人們,但或對所國構成財務風險,即使中方以優惠利率提供貸款,但金額龐大亦終須償還,對所國的還款能力表示關注。所國的反對派國會議員和民間團結亦關注項目招標過程一直保密的情况,並質疑是否有需要在全國興建如此多的信號塔。
中國早前與所國達成安全協議,被西方質疑是要加深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北京回應稱所國是獨立主權國家,有權根據自身需要同別國簽署雙邊協議,這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外交慣例。
(澳洲廣播公司/法新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