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侵烏縮窄歐美對華立場分歧

[2022.06.28] 發表

全球近期醞釀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一輪經濟動盪下,美國和歐洲在應對中國的立場上有明顯分歧,前者強調遏制,後者傾向審慎應對。不過,有分析指出,隨着俄軍侵烏下中國傾向支持俄羅斯,歐洲內部希望美歐對華立場「不要走得太遠」的聲音漸漸出現。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分析指出,在可能出現經濟衰退和全球出現能源和糧食危機下,中國已由潛在的合作伙伴變成西方的直接意識形態對手,由支援受西方嚴厲制裁的俄羅斯、到因為台灣問題與歐盟成員國立陶宛爆發貿易戰,以至新冠疫情,都顯示中西方立場南轅北轍,但在如何抗衡中國上,G7國家之間仍然並未有共識。

美國被視為在所有G7國家中對華態度最為強硬。在G7峰會舉行前夕,有美國高級官員透露,與會領袖的目標是「推進建基於自由和開放的國際視野」,而非高壓或侵略性,各國應在經濟、網絡和量子範疇上合作,特別是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對於去年G7首次提到中國「不公平和高壓的經濟措施」,該官員說:「我們期望今次會是更大的討論範疇,確認那些措施如何變得更侵略性」。

經濟利益巨大 歐對華審慎

相比之下,歐洲在全球步向新一輪經濟風暴下,對華態度相信遠較審慎。歐盟去年推出其「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劃,涉及3000億歐元的公共和私人基礎設施投資,為開發中國家提供一個替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方案。不過,此後歐盟在這議題上動作較美國沉靜,特別是來自商界的質疑令歐盟對華態度難以跟美國一樣。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伯格森說:「任何跨大西洋針對中國的行動將會繼續面對與以往一樣的障礙,包括歐洲在華重大經濟利益和歐洲希望今減少依從美國。」他認為,最終令歐洲對中國採取夠強硬態度的情况,將會是中方加強與俄聯盟,變成歐洲的核心戰略優先處理問題。他補充,在俄軍侵烏下,預計東歐和中歐會特別希望確保歐美在對華事務上不會走得太遠。(Politico)

更多國際要聞
約旦港口氯氣爆炸至少13死逾250傷
【明報專訊】中東國家約旦於當地時間27日港口的氯氣儲槽發生爆炸意外,並引發有毒物質外泄,目前已造成至少13人死亡、超過250人受傷。 ... 詳情
美列車撞垃圾車出軌翻覆 至少3死
【明報專訊】美國全國鐵路客運公司一列載運243名乘客的列車,於當地時間27日出軌翻覆,造成多人死傷。 據指該列車是在某處十字路口撞上一... 詳情
埃爾多安打反恐牌 阻礙瑞典芬蘭入北約
北約峰會明天(29日)起一連兩天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在俄軍侵烏的陰霾下,其一焦點議題原是芬蘭和瑞典的加入申請。外界原先認為,這點在美國和... 詳情
芬瑞入盟 北約戰略環境三大變化
《華盛頓郵報》分析,芬蘭和瑞典倘若最終如願加入北約,對北約的戰略環境會帶來重大變化,概括而言有3點:(1)新增北翼邊界、(2)提升在波羅的海... 詳情
在北約管理層以至歐美高官協助下,芬蘭和瑞典在北約峰會舉行前盡最後努力,盼令土耳其回心轉意,但暫時看無甚成效。瑞典往日對庫爾德族問題有更多發聲...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