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灘置陶_ 潮退坐遊人潮漲助棲生
【明報專訊】谷埔位於沙頭角內海南側,為船灣北沿海岬角之間,沿岸是連綿不絕的紅樹林及泥灘。港大建築系教授王維仁表示,潮汐漲退之間形成廣闊潮汐區,為讓行山者在途中停下來駐足觀賞紅樹林生境,港大團隊在谷埔對出潮汐區放置24個外形如紅樹根部、高矮不一的陶_(圖1),潮退時供市民歇息,潮漲時供泥灘生物棲息。
王維仁稱,該批多邊形的陶_名為「潮汐座觀」,由港大建築學院機械臂製造技術實驗室組成的團隊,透過機械臂以三維打印技術製成,原材料是陶土。每個陶_大小與高矮不一,散落於谷埔對出的紅樹林潮間帶,王說毋須豎立任何指示牌,途經市民自然懂得使用,最普遍是坐下歇息,亦有女士在_上做出倒立的瑜伽動作。現場所見,個別陶_罅隙已長出紅樹幼苗。
谷埔村外是物種豐富的紅樹林潮間帶,村內溪流清澈,山谷間的狹長盆地昔日以種植水稻為主,但因內陸地勢低窪容易海潮倒灌,村民築堤圍灣,利用潮汐與水閘開關控制海水流入,而堤圍亦成為分隔鄉村與沙頭角海的界線,亦是入村的步道。1970年代村民外遷,谷埔臨海農地已荒廢多年,逐漸形成生長紅樹及蘆葦的濕地沼澤、潮澗池塘等,供彈塗魚、圓尾鱟、招潮蟹棲息,物種豐富;上游河溪是「具重要生態價值的河溪」,孕育多種蜻蜓和淡水魚。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