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粵港澳黃白燈謎 換燈太慢? 顏色考量?

[2022.05.16] 發表
今年初加拿大太空人Chris Hadfield上載一幅美國太空總署拍攝的大灣區夜景照片,清楚看到香港與澳門晚上的燈光呈現黃色,與毗連的廣東省城市一片亮白有明顯差異。(美國太空總署圖片)
內地傾向採用色溫3000K以上的LED燈,與香港採用3000K的LED路燈會有色差。圖為廣州部分地方路燈未完全更換為LED,新舊路燈色溫也有明顯分別。(陳子凌攝)

【明報專訊】今年初網上流傳一幅美國太空總署拍攝的粵港澳大灣區夜景俯瞰照片,除展示了大灣區的夜色璀璨,有眼尖的網民發現夜色中的港澳街燈,與鄰近灣區城市有着黃白之分,質疑因港澳的公共照明系統更換節能LED(發光二極管)的進度較內地慢,因此仍有不少街燈使用色溫偏黃的傳統鈉燈所致。路政署回覆,現時全港有逾半公共照明已更換為LED燈具。有內地機電技術人士亦稱,照片出現黃白兩色,也可能與粵港澳三地採用LED燈具色溫的不同考量有關。

明報記者 陳子凌

這幅大灣區夜景照由加拿大太空人Chris Hadfield於今年1月31日上載到Twitter,照片清楚看到香港與澳門晚上的燈光呈現黃色,與毗連的廣東省城市的一片亮白有明顯差異。美國太空總署並未有說明這幅照片的具體拍攝日期,但從港珠澳大橋的燈火通明估計,照片很大可能是在2018年10月大橋通車之後拍攝。

粵港澳夜色各異,有說是因港澳仍使用較多色溫偏黃的傳統鈉燈(Sodium-vapor lamp),較早年已啟動將公共照明更換為LED燈具的內地城市落後,因此才會出現照片中粵港澳三地夜色黃白分佈有致。翻查資料,早在2009年,為了擴大內需、推動中國LED產業的發展及降低能源消耗,國家科技部啟動「十城萬盞」工程,將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21個發達城市列為半導體照明應用示範城市,分階段將公共照明系統從鈉燈替換成LED燈具;根據規劃,「十城萬盞」工程於2011年進入第二階段,即全國50個城市要建設或置換200萬盞LED街燈。

內地2009年推「十城萬盞」 21城換LED

同樣在2011年,國家發改委頒布《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即鎢絲燈)線路圖》,從2012年10月起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用的白熾燈,進一步推廣LED燈具從政府到社會及民間層面的應用。2016年住建部發布《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定下政府採購使用包括街道、高速公路、行人隧道等公共設施燈具的行業標準,繼續推進全國普遍使用LED照明。

《十四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也提出要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同時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等,繼續為LED照明迎來進一步發展。事實上,內地推廣LED照明已長達13年之久,相關工作隨着城市發展、舊區改造等持續進行中,例如北京市通州區的群芳中二街路段,去年才將街道兩旁原本泛黃的高壓鈉路燈更換成一片白光的LED街燈。

港換燈起步遲 現半數街燈LED

香港公共照明節能的正式起步則較遲。雖然同樣早在2009年起,路政署便於本港不同地方安裝LED路燈作實地試驗,又於2015和2016年在20條行人隧道試用LED光管,但直到2017/18年度才正式為全港的公共照明系統展開LED更換計劃,逐步將高壓鈉路燈、高架及道路標誌瓷鹵燈,以及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熒光管更換為LED燈具,署方當時還表示,計劃之後5年先將4500盞高架及道路標誌泛光燈更換為LED燈,然後是7年內將1萬套行人天橋和行人隧道的T8熒光管更換為LED燈。

據路政署回覆本報查詢,更換計劃啟動至今,已在香港不同地區完成約8萬盞路燈及部分其他燈具的更換工程,並會陸續更換其餘約6萬盞路燈以及餘下的其他燈具。以此換算,即目前全港有逾半路燈已更換為LED燈,平均一年更換約2萬盞。署方又表示,LED路燈較傳統燈具節能,壽命亦長數倍,自更換計劃展開以來,每年平均節省約300萬元電費及100萬元用於燈泡更換等的開支。

澳門2017年起換燈 去年基本完成

澳門方面,根據特區政府既定方向,2008年制定了《澳門公共戶外照明設計指引》,持續跟蹤新照明節能技術發展。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電)2017年也啟動了高壓鈉路燈更換為LED的工程計劃。澳電稱,至2021年期間已完成更換了約1.4萬盞LED燈,計劃目標已基本完成。此外,新增公共戶外照明燈具亦直接採用LED燈。

從中可見,港澳兩地更換路燈工作較內地城市遲開始,如果美國太空總署的照片是在早兩三年拍攝,因當時港澳兩地已更換LED的路燈有限,或許能解釋為何大灣區夜景出現黃白之分;但若是最近一年拍攝,則可能與兩地政府採用LED燈的標準不同相關。

內地指引色溫低於5000K 港慣用3000K

根據住建部2016年《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對於道路照明的燈具,要求是採用LED燈時,應符合色溫不宜高於5000K,並優先選擇中或低色溫光源的規定。另據深圳市去年一份城市照明專項規劃(2021-2035),也明確提出市內道路照明,宜選用高效的大功率LED光源。色溫不宜高於5000K,建議在3000K與4000K之間。

而據路政署回覆,自本港的LED更換計劃展開以來,署方收到的市民意見中除普遍認同採用LED路燈可環保節能及改善照明外,亦有少數意見反映LED路燈偏白的燈光較刺眼。考慮到市民的習慣,署方採用相對柔和的暖白光(即3000K)LED路燈,讓道路使用者較易適應。

參照LED的色溫標準,3000K的LED燈雖稱為暖白光,但更傾向日出泛黃的太陽光色;3000K以上至4000K則屬較白色的中性光(見另稿)。若本港LED路燈採用3000K色溫,與內地傾向選用3000K以上的中性光LED路燈,便可能出現黃白之分。

工程師:港馬路近民居 路燈柔和合理

有於廣州供電單位工作、不願具名的機電工程師表示,內地馬路較寬敞,且多數主要幹道與民居相隔一定距離,故可採用色溫較高的LED路燈,提升照明效果,確保道路安全;相反香港的馬路多與民居相鄰,選擇柔和一些的LED路燈相對合理。

路政署強調,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上照明設施及相關設備的技術發展,並持續提升改善公共照明系統的設計標準,以及有關運作及維修的工作,提高服務水平及節約能源,為市民提供可靠、安全、舒適及環保的公共照明。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政府即將修例提升院舍最低人手規定和人均面積,勞福局長羅致光昨於網誌表示,將分兩階段提升院舍最低人均樓面面積,現約有460間院舍未... 詳情
男子和合石墳場墮樓亡
【明報專訊】昨午12時許一名男子被發現於粉嶺和合石墳場靈灰安置所高處墮下,身體多處嚴重受傷昏迷。救護員證實傷者不治,警方臨時用帳篷將遺體遮蓋... 詳情
抗疫不忘環保  港商研製可降解口罩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口罩已成為必需品,廢棄口罩衍生的環境問題,愈來愈惹人關注。為此,有本地企業和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 詳情
NAMI:需材料製造工藝配合
【明報專訊】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技術項目主管劉若天表示,NAMI在5年前就開始研發各種可降解材料。不過,以往主要研發應用於製造食...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