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時政一周:醫療制度各異 醫生病H 京上廣數量勝港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波疫情爆發,再一次揭露醫療資源嚴重不足問題。
倘撇開中港醫療體制、醫生註冊制度等差異,
翻查當局數據,若按人口規模計算,
本港醫生數量不單少於先進經濟體如新加坡、日本、歐美等,
與內地城市北京、上海,甚至廣州等4個灣區城市比較亦有不及;
如計算病H數量,京上廣亦較香港多。
綜合本港食衛局和醫管局數據,截至2020/21年度,本港共有15,298名正式註冊醫生、43間公立醫院及13間私營醫院,醫管局共提供29,850張病H,而據政府統計處今年2月公布的2021年人口普查簡要結果,截至去年6月底香港常住人口約733萬;以人均醫生比例而言,即每1000個港人只有兩名醫生,比例低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和成都、武漢等省會城市,在大灣區中亦低於東莞。
每千港人4張病H 相較內地排中游
論人均病H比例,計及醫管局轄下公營醫院連同私家醫院的病H,每1000個港人可分得病H4.2張,如計及護養院及懲教機構所設病H,比例亦只有5.6張,與內地主要城市比較也只排中游位置(見圖)。
值得注意是,從人均指標而言,內地非經濟發達城市的人均醫療資源其實反而突出。單計內地城市,人均醫生比例最高的頭三位是北京、太原、濟南;人均病H比例最高的頭三位是哈爾濱、鄭州、烏魯木齊,上海、廣州位列中下游,深圳更是墊底。若將東北三大省會城市瀋陽、長春及哈爾濱,跟深圳及香港比較,雖然前三者去年GDP總和低於深港,但不單人均指標,就連醫療資源總量也優於深港(表2)。這一定程度反映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在人口持續流入下,整體醫療資源未能跟上人口增長,進一步攤薄公共醫療資源,這種醫療資源投入過慢導致的攤薄情G,在常住人口遠低於另外4市的香港就更嚴重。
不過,從醫院、醫生及病H數量綜合計算,全國醫療資源最多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及成都,仍然是由一線、直轄和主要省會城市佔據榜首,可見傳統大城市在綜合醫療資源上仍較多(表1)。
全國百強醫院 逾半在北上廣
醫院、醫生、H位數量折射醫療資源是否充足,而三甲醫院的多少則反映內地城市的醫療質素。內地根據醫院功能、設施、技術等劃分醫院等級,標準全國統一,亦不分醫院背景、機構性質等,由高至低分為三、二、一級,每級再分甲、乙、丙,其中三級醫院額外增設特等,但就算全國百強醫院之首的北京協和醫院也只是三甲,故目前三甲醫院已是內地頂尖醫療實力的體現。目前全國三甲醫院超過100間的省份只有廣東、山東、四川,至於全國百強醫院,基本上過半數都在北京、上海及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