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半數港人現抑鬱徵狀專家稱轉介精神科求診者增 倡調整措施顧精神需要

[2022.04.08] 發表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傷亡慘重,市民精神健康亦響警號,精神健康註冊慈善機構Mind HK調查發現,逾半受訪市民在世界衛生組織5項身心健康指標(WHO-5)中被評為精神健康狀態差,近半受訪者出現抑鬱或焦慮徵狀。有心理學家對港人精神狀態表示擔憂,稱需轉介精神科跟進的求診者上升,相信疫下對生活失去「控制感」令精神狀態惡化,建議政府調整社交距離措施時考慮精神需要。

逾四成有焦慮徵狀

Mind HK上月17至29日委託社會政策研究有限公司,以隨機抽樣問卷訪問1000名成年港人,受訪者按世衛5項身心健康指標自我評估,有多常感到快樂、放鬆、得到足夠休息、感覺每天生活充滿有趣事情,結果55.6%得分低於52分(滿分100分),代表精神健康狀况屬「差」的狀態;據抑鬱徵狀自我測量表(PHQ-9),49.4%有抑鬱徵狀,當中19.2%人表達的徵狀屬中度至重度抑鬱;在焦慮徵狀自我測量表(GAD-7),有41.3%有焦慮徵狀,其中13.7%屬中度至重度。

同時,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者「擔心家人或所關心的人感染」、「對檢疫和隔離感焦慮」、「不能如常與其他人見面」、「不能如常外出」,會對其精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逾半則表示「感染新冠」及「不能外出運動」影響其精神健康。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張傳義表示,綜合近日多個精神健康調查及其診所病人情况,港人精神狀態令人擔憂, 以他個人經驗,疫情前僅約三分之一至一半求診者需轉介精神科跟進,近期升到六至七成,且年齡層廣泛。他分析,疫下市民精神狀態惡化源於對生活失去「控制感」,疫情的不確定性令市民不安及恐懼,偏偏疫情資訊偏重一些涉「預測」及「後果」的數字, 「例如不斷提起已有幾百萬人感染、或者計住幾時會有新一波疫情」,會令市民更緊張。

心理學家:市民最需「可每日跟做」建議

張傳義稱,市民最需要是「可每日跟住做」的防疫習慣建議, 如教市民回家後衣物應如何消毒,令他感覺「有實事可做」保障健康;政府呼籲市民打針,市民本冀「打針就無事」,但後來「又說疫苗不防感染,只防重症」,只建議打針無法為市民在疫下帶來安全感。

倡復常路線圖勿縮 措施反覆更消極

他形容,現時市民儼如一個個「壓力煲」,一旦爆炸會造成另一形式的傷亡(casualties);不少人長期留家工作,致精神壓力無法釋放,政府調整社交距離措施時不應以市民精神健康作代價,推出了復常路線圖就不要「縮」,措施反覆會令市民更消極;而市民如連續兩周感情緒低落,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更多港聞
消費券首日派 手機舖打蛇餅 議員稱零售生意佳 劏房戶:派現金更方便
【明報專訊】政府昨向全港約630萬名合資格市民派發新一輪電子消費券,共5000元,市民可用八達通及支付寶等領取,前者須分次領。有市民早上即領... 詳情
稱有「安心」無人流 街市乾貨店:無助生意
【明報專訊】政府昨派發新一輪電子消費券,有小商戶說疫情下幫助有限,一間最近才安裝到八達通機的乾貨店就表示,原以為消費券可刺激生意,惟昨日生意... 詳情
【明報專訊】男子早前乘坐的士,以無現金為由,訛稱用八達通錢包轉帳車資至司機的八達通卡,司機不虞有詐將八達通卡交予乘客,其後發現乘客沒轉帳、坐...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等上月在政協會議上,提出建議在香港國際機場實施「一地兩檢」的提案,獲逾百政協委員聯署支持。運輸及房屋局回覆立法... 詳情
【明報專訊】警方國安處昨暫控2名法庭旁聽者,其中59歲男子彭滿圓被暫控一項「作出一項或多項煽動意圖的作為」罪及一項「發表煽動文字」罪,另外6...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