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奧斯卡式取笑」 斑禿女生盼聚焦歧視學包容
【明報專訊】奧斯卡出爐影帝韋史密夫(Will Smith)的光頭妻子日前在頒獎禮被嘉賓拿來開玩笑,韋史密夫上台掌摑對方,其行為固然引起爭議,而其實社會上有不少人因病患,頭髮、面容受損,生活上承受巨大壓力,奧斯卡舞台的嘲弄笑話,是他們的日常。有斑禿病女生及銀屑病女生盼藉這事,公眾能把焦點放在社會歧視患者外觀的問題上,一同學習包容與接納。
怕看見自己禿頭 報紙封鏡
「斑禿不會死人,但情緒會殺人,你現在情緒點?」西貢前區議員王卓雅記得,這是她因壓力患上俗稱「鬼剃頭」的斑禿後首次求醫,醫生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她去年6月起掉髮,由初時5元大小,至7月宣誓風波起惡化,最後在3個月內,本來長至心口的一頭長髮脫光,一根不剩。與一般人無異,她也愛美,由小到大只剪過一次短髮,完全無法接受自己禿頭,「那時候我用報紙封了全屋的鏡,很驚在鏡中見到自己無頭髮的樣子」。
王卓雅苦笑說,自從患上斑禿後才知道「香港街道那麼多鏡子」,但真正令她不敢外出的是街上別人的目光,坐巴士時人們會以為她生頭蝨而避開,也曾有小朋友指着她問「為什麼姐姐這麼少頭髮」,令她忍不住在街上「爆喊」,「那時候會不停問,為何會是自己?我做錯了什麼?」
欲自殺遂求醫 現勉勵同路人
成為患者,王卓雅開始留意到身邊不少患上班禿的女生都感自卑,甚至患上抑鬱,她自言也是其中一員。因不敢外出,她脫髮後經常躲在家中以淚洗面,「睡醒時見到成個枕頭都是頭髮,就會哭出來,看到成地都是髮又會哭」。她其後出現自殘行為及自殺念頭,直至鼓起勇氣求醫,醫生開口第一句不是關心她的秀髮,而是關心她的情緒,她才意識到自己精神健康出問題,向精神科醫生求助。
籲勿開玩笑 「你無法想像感受」
脫光頭髮後以假髮示人,王卓雅形容每次向別人坦承脫髮,恍如「出櫃」。她去年11月在社交媒體公開患病經歷,冀可勉勵同路人,而在韋史密夫事件後,她亦再次發帖,呼籲他人不應用別人的病患開玩笑,「你無法想像患者自身或其家人的感受」。
對於韋史密夫掌摑他人,王卓雅說未必正確,但可以理解,因作為照顧者的家人亦感同身受。她回想自己經歷,「那時脫髮塞住去水口,爸爸每星期都要幫手通渠、吸塵,他半句不哼,一直默默幫助我,令我好過點,我知他其實都好辛苦」。
銀屑病患「大無畏」籲學共存
除了斑禿,俗稱「牛皮癬」的銀屑病患者因皮膚覆蓋銀白色的皮屑,有時會如雪花脫落,亦備受歧視,有患者選擇樂觀面對。37歲的Calby近半人生在皮膚病中度過,她由19歲開始患濕疹,26歲再患銀屑病。Calby的臉及手腳均有銀屑,每次外出均被投以嫌棄目光,但她每次都會啟動「大無畏系統」,「有人望着我,我就反瞪着他,直至他閃縮」。她認為銀屑病之所以受歧視,只因這是一種「看得見」的病,社會當然需要多一點包容,但患者也要學習與之共存,把「看得見」的病「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