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緊張俄烏衝突 加國經濟復蘇存隱憂
商戶擔心油價飈升轉嫁運費
【明報專訊】道明銀行(TD)最新金融和經濟研究報告指出,在當前疫情沒有完全結束情況下,全球供應鏈緊張問題正衝擊加國經濟的復蘇。
研究報告指出,隨着世界各國紛紛解除防疫限制政策可能帶來的另一波疫情爆發,加上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導致的能源緊張,使得疫情期間產生的全球商品供應緊張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正嚴重影響着加國商業企業的恢復復蘇。
報告分析過去幾個月公路和海運貨運成本的變化,雖然出現積極信號,即指向恢復正常,但運輸成本在下降趨勢中依然波動。
另一個供應鏈系統每月製造業PMI指標,也顯示不斷向好,但條件依然脆弱,說明全球商品供應充滿不確定性。
報告還指出,全球供應鏈緊張不僅表現為勞動力和原材料輸入短缺,而且正影響終端消費,在美國,耐用品消費規模比較2021年3月高峰期下降了14.4%。
報告認為疫情仍然是導致全球供應鏈問題的首要和最重要因素,比如中國作為全球商品輸出的中心,其清零防疫政策,很容易影響到全球商品供應,另外俄烏戰爭導致的能源緊張加重了供應鏈問題。
記者昨天視察多倫多數間主要銷售中國產商品的店舖,商家都感受到供應鏈問題。
一間規模較大的家具店表示﹕「我們的家具大部分來自中國,由於運輸跟不上,現在基本沒有庫存,只銷售店面擺設的。也取消了預訂服務,因為你不知道未來商品什麼時候能到貨、運費是否提高。供應鏈問題從疫情爆發時就出現,之前是中國疫情嚴重,再加上中加關係緊張加國政府增加關稅,影響我們進貨,後來全球疫情爆發,運輸供應又出現問題,現在運輸價格比疫情前上漲2倍多,而且我認為隨着油價上漲,未來運輸成本還會更高。」
另一間銷售牀墊牀具的零售店表示﹕「許多商品都沒有庫存了,受供應鏈緊張影響,我們也不敢多進貨。」
另一間銷售生活日用品的連鎖店表示﹕「疫情爆發疫後我們上貨明顯減慢,倒沒有出現斷貨情況,就是大部分商品庫存減少了。至於價格目前還沒有漲價,但我想下一批到貨會出現漲價,因為俄烏戰爭導致的油價上漲肯定會轉嫁到我們的運輸成本上。」
專營小商品的Dollarama連鎖店表示﹕「我們的商品有本地產的,也有海外進口的,中國產商品佔一部分,全球供應鏈問題對我們有影響,不過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可替代商品較多,所以至今沒有出現斷貨問題。」
Alex Wu,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