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女「廿代男」撐保守主張 顯兩性衝突

[2022.03.09] 發表
京畿道水原市的確診者投票站上周六出現人龍,隊伍一度長100米並出現混亂。(許東爀攝)

今屆韓國大選罕見的一點,是男女性別之間的歧視和敵視成為熱話。造成該現象的成因眾多,包括韓國女性平權運動後,政府政策被斥過分偏幫女性,而青年失業情况嚴重,亦驅使部分青年衍生厭女現象及傾向支持保守主張。另外,主要政黨為拉攏年輕男選民,出現提倡廢除婦女家庭部之議等,令性別不公爭議隨選戰加劇。

文在寅參選總統時宣告要成為「女性主義總統」,惟他領導的共同民主黨政府上台後,性別衝突反而變本加厲,尤以年約20至29歲男女的社會摩擦最為嚴重,並衍生「廿代男」、「廿代女」的貶稱。

成均館大學社會學教授具廷祐(音譯)分析:「進步勢力到目前為止一直與女權運動走在同一軌道上,卻加強了年輕男性覺得被現屆政府邊緣化、受到差別對待的印象。與之同時,嚴重失業問題累積的焦慮和不安,亦爆發開來。」

「廿代男」質疑文在寅政府政策「親女」、「惡男」,使「廿代女」的聲音變大。這些「廿代男」萌生反政府情緒,轉向支持保守政黨制止「偏幫」女人的趨勢。今年1月韓國蓋洛普民調顯示,18至29歲男性受訪者中,44%支持最大在野國民力量黨,遠多於支持共同民主黨的19%。

為迎合這群男性選民,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1月甚至抨擊婦女家庭部「把男性視作潛在罪犯」,矢言當選將予廢除。

婦女則批評政界及社會「大男人主義」作祟。公共機關的男女僱用比例約為6比4;仁川國際機場公社、韓國電力公社等15家上市公司的新聘員工中,女性只佔22.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亦反映,韓國男性薪酬比女性高約32%,差距是已發展國家之最。

梨花大學社會學教授鄭順#(粵音「豆」)說:「政界沒有設法解決男性女性互相厭惡,反而迴避或者利用(撈取政治好處)。婦女的安全、育兒,或者男性的兵役問題,全都是男女青年所面對的難題,彼此互不體諒,徒然擴大了矛盾。」有政治評論亦指出男女投票權相同,唯見政客爭取「廿代男」選票,反映韓國是個大男人社會。

更多國際要聞
牛津研究:新冠致腦縮小
英國牛津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確診者就算病徵輕微,病毒也會導致腦部體積縮小,灰質減少,最受影響的部分涉及嗅覺和記憶。 研究報告周一(7... 詳情
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韓國軍方周二(8日)在兩韓邊境水域扣押了一艘闖境朝鮮漁船,並向一艘試圖介入的朝鮮巡邏艇開火警告。報道引述韓國參謀長稱,該... 詳情
美國最新研究估計,美國半數成人幼時血鉛水平超標,不但影響智商,亦可能導致長遠健康問題。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血鉛水...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