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錦囊
【明報專訊】三毛(1943-1991),原名陳懋平,因嫌自己名字筆劃多,改名陳平,筆名三毛,是著名台灣作家。作品有《撒哈拉的故事》、《我的寶貝》、《鬧學記》等。在《我的寶貝》中,有一篇〈三顧茅廬〉,就是記述三毛常前往她所喜愛的古玩、手工藝店的故事。
節錄
就這樣,在我繁忙的生活中,偶爾空閒個一兩個小時左右時,我就走路到茅廬去坐坐。
……
我當當心心的管理好自己,不敢在收集這些民藝品上放進野心,只把這份興趣當成生活中的平常部份。也就是說,不貪心。
……
茅廬的可親可愛,在於它慢慢成了社區內一個隨時可去的地方。繁忙的生活中,只要有一小時空閒,不必事先約會,不必打扮,一雙球鞋就能夠走過去坐坐。
……
住在這小小的社區裏,可以那麼生動又活潑的活着,真是哪裏也不想去了。人生,在這個小小的角落裏,玩它個夠本。也是在茅廬裏喝茶的時候,把玩了好幾塊雞血石的印章,要價低得以為他們弄錯了。這,只是把玩,我很堅定的是:只要土壇子。
寫着上面的話,我感覺着一份說不出的安然和幸福。那種居住在一群好鄰居裏的喜悅和安全,都是這一群群淳厚的同胞交付給我的禮物,我不願離開這兒。
三顧茅廬的故事並沒有講完。三,表示多的意思,我的確去得不少。
照片中一共六樣東西:鍋仔飯桶、刺繡麒麟、兩幅泥金木雕、一隻彩陶麒麟、一個大腹土罐子。
這並不表示我只向茅廬買下了這六樣,也不表示茅廬只有這一類的東西,他們的家具、古玩、茶壺,以及無數樣的寶貝,都在等着人去參觀,是一個好去處。
——節錄自三毛〈三顧茅廬〉
■學一學
借喻
三毛以「三顧茅廬」來比喻自己常去古玩店,當中以古玩店比喻為「茅廬」,當中沒有喻詞,例如古玩店「像」茅廬,而是直接以茅廬表示是古玩店,是運用了借喻的寫作技巧。
■寫一寫
你也以借喻來說一項興趣吧?
■想一想
為什麼三毛要管理自己的興趣?(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生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