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fun一fun:游走斯里蘭卡雜貨店
【明報專訊】雜貨店顧名思義是賣雜貨,貨品種類繁多,前往各國雜貨店可幫助我們了解當地文化。斯里蘭卡雜貨店總監Mrs. Harini Perera(圖1)來港18年,兩年前在尖沙嘴開設斯里蘭卡雜貨店V Brand,由當地食材,到傳統服飾和家庭用品等應有盡有,包括港式奶茶使用的錫蘭紅茶,以及各式各樣的香蕉和椰子商品。
斯里蘭卡中部和南部以高地山峰為主,氣候清涼,適合茶葉生長。Harini說斯里蘭卡人愛喝茶,「90%人每天都喝茶,剩下10%喝咖啡」。香港人常用錫蘭紅茶冲泡奶茶,斯里蘭卡人同樣愛喝奶茶呢!
香港人喝的奶茶……
茶底使用錫蘭紅茶,再加淡奶
斯里蘭卡人喝的奶茶……
茶底使用錫蘭紅茶,加上鮮奶或奶粉
椰子香蕉用到盡
錫蘭紅茶固然著名,雜貨店中各種椰子和香蕉貨品種類及款式卻佔最多,其中以椰子商品種類最廣泛,除一般食用椰子外,還可找到椰奶、椰子糖、椰子油,甚至工具,如椰子殼製成的碗、由椰殼纖維或椰子樹葉製造的清潔刷和掃把等。斯里蘭卡盛產椰子,Harini說斯里蘭卡人會將整個椰子用盡,而椰子是她煮食的必備材料,椰奶可用來烹調咖喱,椰子糖作食糖,椰子油則用來美容外,也可用作食用油,「我煮任何食物都會用椰子(I cook everything by coconut)」。
斯里蘭卡每家每戶都種有香蕉樹,雖然不像椰子般產品種類豐富,但一整棵香蕉樹都能成為斯里蘭卡人的食物。雜貨店裏有數部雪櫃儲存新鮮蔬菜及急凍食品,內有一支支白色的圓棒,「這是香蕉樹芯,我們會當作蔬菜」,Harini說香蕉樹芯對身體十分有益,「可以清腸胃(clean your stomach)」。到雪櫃對面的水果籃看看,果籃上的香蕉顏色和種類特別,有青香蕉、紅皮蕉和酸香蕉等,青香蕉必須煮熟吃;紅皮蕉有紅色的外皮,果肉則跟普通香蕉一樣,即使已經熟透,表皮佈滿黑斑,果肉仍然結實;將酸香蕉放近鼻子,可以嗅到淡淡的酸味,但進食時卻不覺酸,只是不及普通香蕉甜。
嗅不到的錫蘭肉桂
部分斯里蘭卡貨品會冠上錫蘭二字,標明是斯里蘭卡獨有,冠上錫蘭標籤的還有肉桂。錫蘭肉桂外觀比一般肉桂實芯,且沒有肉桂香,Harini說:「普通客人嗅不到香氣便誤會不好,但其實錫蘭肉桂風味只能在口中品嘗,單靠鼻子是什麼都嗅不到的。」
草藥粥
雜貨店架上有即食冲劑,包裝上是碗綠色液體相片,Harini說是斯里蘭卡草藥粥。原來斯里蘭卡人會在身體不適時吃粥,加入已磨碎的蔬菜或草藥熬煮,認為這有助健康。正所謂「苦口良藥」,草藥粥味道偏苦,Harini建議喝粥時可咬一小口棕櫚糖,中和粥的苦味。
斯里蘭卡「盒仔茶」
中醫有說法指薑可驅寒,着涼或剛現感冒症狀時,可喝薑湯紓緩,斯里蘭卡人也會在感冒傷風時喝薑茶。Harini熱情地冲來兩杯薑茶,薑味濃烈,喝了兩口便令人熱得要脫外套,如果不喜歡薑的辛辣味,也可一邊咬小口棕櫚糖,一邊喝薑茶。
斯里蘭卡魚乾
在雜貨店的最深處,放了一條條用報紙包好的魚乾。斯里蘭卡是島國,海鮮魚獲豐富,當地人除蔬果外最常吃海產。捕撈的魚類經處理內臟及清潔後,放在陽光下曬成魚乾。
拆開包裝,魚乾鹹鮮香氣撲鼻。Harini說魚乾可作小食,亦可放進水裏滾成魚湯,當作鹹魚蒸港式肉餅也可以呢!
◆知多點
斯里蘭卡咖喱v.s.印度咖喱
斯里蘭卡人跟其他南亞國家一樣常吃咖喱,但Harini說斯里蘭卡咖喱跟印度咖喱味道有別,「我們使用的材料或會相似,但比例不同,味道也會不同」,斯里蘭卡咖喱香辣,店員在旁補充說,有客人吃過後認為辣度較輕。Harini又說到自己經常被誤會是印度人,「其實斯里蘭卡跟印度是兩個國家,跟咖喱一樣,只要接觸和了解後便會發現兩者的分別」。
■斯里蘭卡檔案
經濟首都、最大城市:科倫坡
政治首都: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簡稱科特)
官方語言:僧伽羅語、泰米爾語
貨幣:斯里蘭卡盧比
特色:椰子、香蕉產量多
●常識站
錫蘭
為斯里蘭卡於1815年作為英國殖民地時的舊稱,直到1972年成為共和國,改名斯里蘭卡。錫蘭紅茶、錫蘭肉桂等商品因已享譽國際,故當地政府維持舊稱「錫蘭」作貨品名稱,繼續於海外銷售。
肉桂
由樟科植物肉桂樹的乾燥樹皮陰乾而成,是天然香料之一,可製作麵包、蛋糕、糖果雪糕等。
棕櫚糖
糖棕樹花朵含有大量糖液,斯里蘭卡人會用刀把花切開收集糖液,再熬煮濃縮成食糖。當地人喝草藥粥或薑茶時,會輕咬棕櫚糖,以中和草藥粥的苦味或薑茶的辣味。
●關鍵詞
斯里蘭卡 Sri Lanka
錫蘭 Ceylon
薑茶 Ginger Tea
肉桂 Cinnamon
文:方綺婷
圖:蘇智鑫、網上圖片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天下 第2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