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解碼:網課學童散光增
【明報專訊】面授課堂再次暫停,同學在家看電子熒幕時間增加,容易令我們的「靈魂之窗」勞損。有研究發現,疫情下學童患散光比率上升,平均近視加深。
■新聞節錄
理工大學研究發現停止面授課堂後,8至10歲患散光的學童比率增約21個百分點。負責研究的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助理教授(研究)梁子榮引述疫情前本地及海外研究,散光度數一般在兒童期減少,惟其研究首次發現散光於該段時期增加。理大另一團隊亦發現停課期間學童近視平均加深57度。
梁建議學童每看20分鐘近物就要望向20呎外的物件,讓雙眼休息20秒;多到戶外接觸陽光,亦有助控制近視及散光加深。
【節錄自〈停面授多看熒幕 散光童增 理大研究首見兒童期度數增 籲多接觸陽光〉,《明報》,2022.01.27】
■常識站
散光
散光可與近視或遠視並存,患者看遠的景物模糊不清,但看近的景物也會模糊,度數愈深愈模糊。成因包括遺傳、閱讀習慣、燈光不足等環境因素,使眼角膜變形,並不是一個正圓的半球體,而是橢圓的半球體,導致光線無法正常聚焦在視網膜,造成視力模糊。
■常識站
近視
患者眼球過長,令遠方景物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前面,而非視網膜上,看遠的景物時會模糊不清,看近的景物則比較清楚。遺傳及環境因素為主要成因,研究顯示近距離閱讀、寫作和使用電子屏幕是重要環境因素之一。
■知多點
網課護眼貼士
上網課時,緊記保護眼睛。即使有自然日光照入室內,也需開背景燈和枱燈,確保光線充足;書桌亦避免過多雜物,以免眼內焦點變化多,加快近視變深。
資料來源:《明報》綜合報道、衛生署及教育局網頁
文:方綺婷
[常識學堂 第2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