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足迹:有用的「霧水」

[2021.12.13] 發表
Dr Wang(右)及研發團隊成員、學生姚曉雪(左)。
綠色集霧發電機早前在創新科技嘉年華2021展出,圖右的裝置用來集霧發電,圖左的裝置用來測試電力強度。
圖c
圖d
圖e

【明報專訊】香港春夏季潮濕大霧,根據香港天文台網頁,每年至少有6個月天氣潮濕,在濕𣲷𣲷的環境下,可能令人感覺不舒服,但也有人獲啟發構思利用霧水作為飲用水源,更可作為發電能源之一呢!

「香港霧多而且潮濕,空氣中存有不少水分,便想到可不可收集那些水分來發電。」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Steven Wang博士(Dr Wang)說。因為香港大霧的環境,啟發了他和團隊製作出綠色集霧發電機呢!

■知多點

霧的形成

霧由大量微細水滴組成,在近地面的空氣中懸浮,當四周環境有以下3個條件時,空氣中的水氣會因近地面空氣冷卻而凝結成微細水滴:

ˇ水氣充足

ˇ微風

ˇ大氣層穩定

當微細水滴令能見度降到1000米以下,便可稱為「霧」了,能見度在1000至5000米之間稱「薄霧」。

相對濕度

空氣中存有水氣,溫度的高低會影響水氣含量,當氣溫愈高,可容納的水氣愈多,因此會以「相對濕度」來標示空氣中實際水氣含量、與相同溫度下飽和水氣含量的比例。相對濕度100%是指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已達飽和(即可容納的水氣上限)。 一般來說,相對濕度達85%以上,已屬潮濕。香港即使到了12月,相對濕度也有達85%或以上的時候呢!

收集霧的方法

霧中有水分,我們四周都是水資源呢!Dr Wang說:「如集霧裝置設在山上,空氣受污染的程度較小,收集而來的霧水是相對潔淨的水資源。現在展出的是小型的集霧發電機,實際應用的裝置會大得多,涉及不少複雜的科技及原理。」現在先學習簡化的基礎概念吧!(圖c)

一滴水亮起100盞燈

別小看一滴水,在測試過程中,團隊用一滴水就能把小LED燈亮起(圖d)。Dr Wang說一滴水產生的電力足以令100多盞小LED燈亮起來呢!

第1步:

圓柱狀的「仿生超疏水網狀集霧器」收集四周的霧,Dr Wang說:「這是特製物料製成的網,因為霧從四面八方來,以圓柱狀設計就能收集四周更多霧。」

第2步:

網狀集霧器收集霧,也「留住」霧,讓霧匯聚成水滴。Dr Wang指原理就像網上掛有許多斜鈎狀小針,讓霧在上面稍作停留,減緩流走速度。

第3步:

霧形成水滴後沿滴管滴下。

第4步:

水滴會滴在看似膠板的板上,並會因靜電效應產生電力。霧水成電的重點在這塊「膠板」,Dr Wang說,這是能有效從水變電的「液——液摩擦納米發電機」(SLIPS-TENG),並已申請專利,水滴通過與特製的表面摩擦,就能產生動能,用以發電。原理就像我們用間尺摩擦頭髮後產生靜電,能令間尺吸起碎紙屑的現象。

第5步:

水滴下來產生的電力會被收集,只要適當的過濾工序,就變成潔淨的飲用水。如此,霧既可成電,也可作飲用水了。

■STEAM學一學

靜電

不同材質例如金屬、塑膠、木材等物件均帶有電子,分為正、負電,當它們平衡的時候不會令物件出現「電力」,而通過將不同材質的物件互相摩擦,令物件中的正、負電失衡(即一邊多一邊少),就能產生電力,稱為「靜電」。

「看」靜電現象

日常的微小摩擦會產生小量靜電,例如以絲綢來回擦拭玻璃棒等,想觀察靜電現象,在不良的導電體或絕緣體上摩擦更有效果,因為良好的導電體如金屬等,由於很易將電子傳遞,經摩擦產生的靜電很快消失。若是不良的導電體(如木頭、皮革等),電子較難傳遞,靜電有更多時間累積足夠的量,讓人可以觀察到。

能量轉換

不同的能量可令物件出現變化,例如移動等,產生動力的力量稱為「能量」,水產生的動力稱為「水能」,是可再生能源之一。當可以用作動力的水,轉化成另一種能量供予其他活動,這過程稱為「能量轉換」,例如綠色集霧發電機就是將水能轉為電能的能量轉換裝置。

裝置的應用

Dr Wang希望團隊研發的裝置能應用於全世界,可以為不同地區的居民供電供水(構想圖)(圖e)。在濕度較高(如沿海地區)、霧多的偏遠山區,可以發揮的效能更大。

■想一想

你認為香港用得上這裝置嗎?雖然自來水供應系統覆蓋了99.9%香港人口的食水需要,但仍然有偏遠及人口稀少的鄉村沒有自來水供應,主要依靠溪水或井水為生活用水,或由政府提供食水。根據立法會2018年文件「立法會十三題:偏遠鄉村的自來水供應」顯示,屯門田夫仔、大埔東平洲等地區便沒有自來水供應系統。

你認為將綠色集霧發電機設在上述地區,能改善當區居民生活嗎?為什麼?

■常識站

能源

有初級能源和次級能源之分,初級能源指不經轉換過程可直接取用,如非再生能源:天然氣、石油、煤等;或可再生能源如水能、太陽能、風能等。次級能源需經轉換過程產生,例如經水能轉換為電能。

■想一想

你認為大自然還有哪些資源可轉化成另一種可用能源?

■關鍵詞

能源 energy

霧 fog

靜電 static electricity

文:鄭惠霞

圖:劉焌陶、法新社、受訪者提供

[常識學堂 第229期]

更多教育
STEAM DIY:撐起書本的廁紙筒
【明報專訊】平常用過卷裝廁紙後,剩下小小的廁紙筒,在它成為廢物前,花點心思便可將它變身可承托書本的裝置。 ■材料:廁紙筒一個、10本以... 詳情
偵探M.A.D. 切勿背靠扶手柱
【明報專訊】■想一想 你對背靠扶手柱玩手機的乘客有什麼印象?試以一形容詞形容他們的行為。 文:方綺婷 圖:謝偉豪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