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財長諷經濟數據「好」 未顯三重壓力
解讀中央經濟會議 中財辦官員稱收縮政策慎重推

[2021.12.12] 發表
內地經濟轉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幫助中小企、個體工商戶紓困。圖為廣州推動「夜間經濟」,昨舉辦夜市消費節活動。(新華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周五閉幕,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昨解讀稱,各地區各部門要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不過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小圖)批評,內地的統計數據都「很好」,未適當反映經濟的負面變化,又稱1.5億市場主體,至少4000萬個不活躍;他此番言論未被內媒報道。明報記者

官員稱內需大

今年GDP望110萬億

在被視為經濟風向標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官方作出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判斷,央視報道更25次提及「穩」字。

昨天北京舉行的2021-2022中國經濟年會上,韓文秀提到,「穩」是此次經濟會議最突出的關鍵詞,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

韓文秀又稱,內需潛力大是中國優勢所在;要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在減污降碳、新能源、新產業等領域加大投入。他還提到目前的經濟問題,包括消費和投資增長勢頭減弱,供應鏈受阻,企業生產面臨缺芯、缺電;中小企成本壓力加大,市場預期不穩等。但他強調,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多,「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韓表示,今年中國GDP有望達11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的高收入國家門檻。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低於1%,調查失業率保持約5%較低水平。

樓繼偉:反映負面的數據「不做」

不過根據年會影片,同場出席活動的樓繼偉指出,內地統計指標「表現都好着呢」,未能反映中央所提及的「三重壓力」;由於沒有足夠數據反映經濟負面變化,片面數據更難評估政府對「三重壓力」的判斷。相比之下,美國「正反數據都有」。

樓提到,政府宣稱在疫情下,企業和其他市場實體的數量增加,但未透露實際上有很多都因為商業困境、註銷困難而處於停滯,「我們報道有1億5000萬個市場主體,但至少4000萬個不活躍」。類似地,政府統計新增就業,「工作半年了就算增加,半年後沒工作了呢?反映負面的數據,不做」,又稱內地「哪些數據可統、不可統,都有說法」。

莊太量料來年打擊市場動作減

內地近期企業裁員消息不斷,外界預期2022年經濟增長,會由今年8%跌至4.5%至5.5%。清華大學經濟學者李稻葵早前曾指未來幾年,可能會是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後「最困難時期」。

中大經濟學者莊太量向本報表示,內地今年對房地產行業的整頓,影響政府賣地收入,公務員出現減薪,經濟受打擊下亦爆發失業潮,因此官員鼓勵盡量不用具收縮效應的政策,相信來年「打擊市場、企業的動作會減少一點」,反之推動扶持政策,遏制失業率。

更多中國要聞
汪洋:台灣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擁有
【明報專訊】一年一屆的海峽論壇昨在福建廈門開幕,與去年不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親自出席活動並致辭。他表示,「台灣是全體中國人民... 詳情
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棄台投中」後,另一友邦洪都拉斯被視與台關係高危。有美國高階官員稱,仍不確定洪國會否轉向,不過華府已準備好對洪國新政府增加... 詳情
3宗Omicron攻台 陸增51本土確診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攻入台灣,台疫情指揮中心昨日通報,累計已有3宗Omicron個案,分別來自伊斯瓦蒂尼(前稱斯威士蘭)、美國、英國。... 詳情
中國海爾入主通用家電重研發
有近130年歷史的美國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美:GE),曾被視為美國先進工業的象徵,但近年經營受困,陸續賣出大量業務... 詳情
海爾前身是青島市政府經營的青島市電冰箱總廠。由於業務虧損,1984年任命張瑞敏擔任廠長,他成功將生意扭虧為盈。張瑞敏提出「每個員工都是CEO...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