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國考」 逾200萬人爭3萬職位
被稱為「國考」的內地「國家公務員考試」昨開考。本次國考計劃招錄3.12萬人,而報名過審人數卻達到212.3萬人,報錄比68:1。西部偏遠地區因招考門檻低,報錄比甚至達20,000:1。專家認為,公務員發展前景廣闊,有優秀才能脫穎而出,造就「國考熱」,當局也可藉此不斷提高基層公務員質素。
這是新冠疫情下第二次「國考」,因應防疫需要,不少地區要求考生除提供考試所在地健康碼、行程碼之外,還要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據中新網報道,按照本次招錄公告,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2年度公務員考試筆試將在全國各直轄市、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和個別城市開考。共有75個部門、23個直屬機構參加,計劃招錄3.12萬人。截至報名資格審查結束,共有212.3萬人通過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8:1。華圖教育研究院專家鄭文照表示,近三年來,國考平均競爭比在60:1左右,今年競爭程度提升明顯,考生的成績也提升,國考競爭程度在增加。
作為中央機關的聚集地的北京,成為今年「國考」報名人數、過審人數及競爭比最高的「三高」地區,報錄比超過103:1。消防系統、統計局調查總隊以及鐵路公安等崗位,則「集體被棄」,專家分析認為相關職位限制條件更為具體。
本次招考續向基層崗位和應屆生群體傾斜,有8700餘個計劃補充到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縣(區)級及以下直屬機構,並採取適當降低學歷要求等門檻,鼓勵引導人才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此導致西藏阿里地區郵政管理局「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報錄比接近20,000:1。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認為,相關傾斜政策是為解決基層崗位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國家也可藉此不斷提高基層公務員隊伍的能力素質。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錢玉英認為,國考之所以熱,一方面是因為公務員發展前景廣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公務員考試公信力強,只有足夠優秀者能夠在公務員考試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