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北上務農港青 嘆缺政策支援
【明報專訊】山林茶場,牛糞蚯蚓,溫室大棚,田間勞作似乎離生活在大都市的港人有點遙遠,但有一班香港青年離開石屎森林,在山水之間做「現代農夫」。北上耕耘數年,他們的事業開花結果,但在大灣區發展潮流中仍有困惑,問題集中於沒相關政策扶持,有人認為當局「不斷地希望多點人回來(內地),但感覺好像忽略了我們這些已經回來了的人」,有人則說「大把青創中心、孵化器,我進不了的,我沒有科研」,連獲獎的創業團隊也覺得涉及土地流轉、供港資格的申請手續非常繁瑣。
明報記者 陳奕勤
從香港出發,一路向北,來到大灣區最高峰、海拔1626米的肇慶懷集縣大稠頂,余威的新崗茶場位於海拔約1000米的山林中。35歲的余威在港出生長大,讀完中一就遠赴加拿大,2006年入讀廣州暨南大學。他畢業後在珠江船務公司的「金光飛航」港澳船上工作3年,2014年考入廉政公署(ICAC)執行處。入職僅3天,剛拍完照片,學堂也未入,他就因父親一句「在香港你可以得到一份體面的公職工作,而來茶場你可以收穫一份事業」離職。
棄公職北上接手茶場 遇市場大變設法闢銷路
余威的父親喜歡飲台灣茶,1993年就到肇慶投資茶葉生意。肇慶傳統上並非茶產區,懷集地貌更以山林為主,但緯度與台灣南投凍頂山一致,溫差、氣候接近,只是不同於台灣的海洋性氣候,當地的內陸性氣候會令霜凍時間提早一點,只能少種一季茶,產量較低,但種植條件仍屬上佳。父親提出到內地接手生意後,余威透過自己研究和向朋友了解,認定農業、養老、教育、環保這4個行業在內地至少有30年可發展,而且農業還有可能橫向發展到其他3個行業,加上有父親這個農業「領路人」,終決定北上。在茶場七八年,余威無悔放棄公職,雖然ICAC人工高福利好,如果做到今天,收入會比做生意高很多,在茶場付出的精力更多更辛苦,但比起打工得茈蝘韟h,收穫的包括人際關係、情商、眼界更開闊、知識更充實等。
剛接手茶場不久,隨茈國茶葉市場急速變化,主打高端茶葉的新崗茶場營業額斷崖式下跌八成,余威改變銷售策略,在不減價下,透過分拆成小包裝,令單一產品價格更易被接受,打開銷路,扭虧為盈。目前余威的1200畝茶場一年採兩季茶,產量約1.5萬公斤,年銷售額約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
余威還記得,一開始與農民打交道才發現,農村人思維與城市人不同,「有時候講道理是講不通的」。他舉例,大部分地方採茶都按日計錢,但他從公司效益出發轉為以量計酬,多勞多得,一開始無人願接受,「一個都沒有」。他的解決方法是,先去雲南請專業採茶工人,包車費、包食住,他們不但技術好,可教當地工人提高效率,還是按斤(1斤為0.5公斤)計薪,「本地工人發覺,計日工真的沒有人請,有些臉皮厚的人就回來問,說願意接受按斤計數」。余威說:「現在有些新來的工人還想計日工,我和他們講清楚不計日,但允許他們試工一星期,我每日照給你日工,然後我就計數給你看。如果計日工本身不需要秤重,但每一輪秤茶你也要照秤,做紀錄,每3日就出一個紀錄讓你看,你這3天採下來的茶,如果按斤計可以得到多少錢,日工又是多少錢。第一二天肯定少,但熟手後有一定增長。4元一斤,每天採50斤,你有200元,但日工封頂也才120元。50斤對你來講好困難嗎?你第3日就有50斤啦,為什麼你不按斤計?他們就會知道,哦,按斤計更划算。以前他們是連這個都不願意嘗試的,直接就說我要日工,這就是一個過渡。現在基本來這堭蠕貜熙ㄛO按斤計,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有進步,都會超過日工工錢。」
農民思維大不同:技術不求甚解 不願多勞多得
余威說,農村人單純,但較自我中心及好面子,不願走多一步學習新東西,也不會想事情的原因、原理,「我剛來時很多東西要向農民請教,但他們只知道過程怎麼做,給不了一個『為什麼』,譬如,紅茶為什麼是紅色的,(農民會說)紅茶就是紅色的啦,其實原理是經過深發酵」。他續稱:「為什麼每一年都要修剪茶樹,沒什麼人回答得了,都說以前都是這樣做的啦。後來有專業人士解答和自己看書才知道,茶葉生長是向上的,下層也向上生長,就會出來很多細小的枝,需要光合作用,但被上層擋住,缺乏陽光和水分,生長會緩慢,長不出葉,漸漸就會枯萎,變成乾枝,但很多未完全乾、也出不了葉的枝,和下面搶肥料,落再多的肥也是事倍功半,所以要重新修剪,將上層剪掉,集中肥料在幾條大枝幹,供給新芽。」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划綱要》明確提出,要高水平打造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余威表示,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的建設令懷集設立檢測中心,原本產品要送到肇慶市區或廣州接受專業檢測,現在本地就可以做,節省成本。但他同時指出,《大灣區規劃綱要》對早期已返內地的港人在生活上的幫助大於商業上,「難聽點講,一分政策都拿不到,關我什麼事?創業才有政策,我又不是創業,現在我去開間公司,這個舉動算不算勾到政策呢?我又不想這麼做。港人在內地又沒有稅收減免,住房也沒有補貼,不知道得到了什麼……對於一早在內地就業、創業的港人,我們覺得,現在的支持,政府走的這一步、頒布的規劃,不斷地希望多點人回來(內地),但感覺好像忽略了我們這些已經回來了的人」。
「蚯菜共生」農場不涉科研 未受惠政策紅利
「大把青創中心、孵化器,我進不了的,我沒有科研。」在惠州用牛糞養蚯蚓的香港人李嘉林也體會到,自己無法享受大灣區的政策紅利。李嘉林從事的有機農業雖「沒有科研」,但理念先進,技術含量頗高。他自稱「大自然的搬運工」,「牛屎或其他有機物,如果不處理會有很多問題,譬如細菌滋生,我將這些沒有人處理的東西讓蚯蚓吃了,排出來的蚯蚓糞就是地球最天然的肥料,再拿去種哈密瓜,人吃完後剩下的瓜皮扔在那還是會滋生細菌,又可以給蚯蚓吃,繼續循環……哈密瓜皮扔在垃圾桶就是垃圾,給蚯蚓吃就可以產生很好的肥料,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垃圾,只是放錯地方」。
李嘉林走上這條路可算「陰差陽錯」。作為香港首批持牌水上直立板教練,約10年前他時薪已達三四百港元,有時周末一天就能掙數千元。但他跳出舒適圈,跟隨父親回故鄉惠州惠陽區做傳統製造業生意,同時也尋找其他商機,發現農業可有發展,一開始想種火龍果,為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就嘗試有機種植。他請教香港有機認證中心創辦人曾贊安得知,蚯蚓可令有機物、微生物等生長因子合理結合,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起到抗病、增肥等作用,也為火龍果種植帶來純淨土壤環境。經過無數試驗,李嘉林找到品質好、易飼養的蚯蚓品種,也在廣州增城區覓得合適的牛糞供應地。原本用作種火龍果肥料的蚯蚓,由於出品好,直接變成李嘉林主營生意,並已佔據珠三角五分之一、廣東約一成的市場份額。
難接觸對口單位 成立機構掛牌頭終「可聊兩句」
不過,李嘉林認為更有價值、可做有機肥料的蚯蚓糞則很難賣出,因價值不為大多數農民認識,他也缺少相關執照。他說:「原則上我的業務主管單位是農業局,那我是不是可以求助農業局或者農科所、農科院解答我技術上的問題?但實際上我接觸不到(相關部門),找到(對方)都懶得理你。」於是他和朋友在港註冊香港青年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會,又在惠州成立香港青年農業創業基地,「起碼我掛茬o樣的牌頭,去找農科所,你都和我聊兩句啦……很多事情到鎮一級還是好的,進到村就很難講了,我最舊的場地的合約是『租上租上租』,不知多少手了,所有的名字都是不對應的,連營業執照都開不了,如果不是經常在內地生活,不知道怎麼登記,怎麼處理這些手續,香港人不敢上來,所以需要一個平台協助他們」。
李嘉林還提到:「按照這堛熙W矩,我要有肥料登記證,否則就是三無產品。但我怎麼拿證?跟相關部門吃飯、喝酒?我只是希望所有程序都正規。香港人上來不是說想要拿什麼政策,我只是想自己的場地不要被人打爛就夠了。」
申供港資格耗年半 魚菜共生公司:所有部門行過一轉
在江門做魚菜共生的創業三人組梁立鋒、羅偉特、譚慧敏並無這樣的煩惱,這3個香島中學同學2016年分別從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畢業,因在學時參加的理大魚菜共生實驗項目需要更大地方,最後落腳江門,前3年的研發期得到當地的免費場地支持,連宿舍也不用錢。除此之外,梁立鋒說並無得到其他政策支持,先前菜場擴建,涉及土地流轉問題,過程繁瑣,500畝地一年半才流轉了八九成,另外申請蔬菜供港資格也耗費近一年半,「基本上所有部門都行過一轉」。
去年初,他們成立半年多的廣東天菜農業公司終獲蔬菜供港資格,目前已擁有一個6200平方米智能溫室,種植水耕蔬菜,每年產量達300噸,主要賣向香港,梁立鋒形容一直供不應求,因為他們的蔬菜外貌乾淨、味道更好,而且食品安全上有保障,具市場競爭力。天菜還在江門開平市赤坎鎮建立第二個現代農業基地,佔地400畝,每年產量可達8800噸。他們2017年就從香港拿到1200萬元投資,還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其「魚菜共生聯合氣霧栽培植物循環工廠項目」更拿下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農業農村組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