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外國例 稱難回收所有廚餘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最快2023年落實垃圾徵費,環境局長黃錦星承認,徵費初期未能全面為市民提供家居廚餘回收,意味屆時市民要多付一筆垃圾費。對於現時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3000多公噸廚餘,黃錦星料透過各種渠道,最終只能回收約1000公噸,餘下混雜垃圾的廚餘,會由焚化方式處理。?
其餘焚化發電 轉廢為能
黃錦星強調「要講清楚給市民知」,台北、日本、韓國等地,推行垃圾徵費初期都是「零廚餘回收,無一個地方做到」,加拿大溫哥華推行垃圾徵費多年,近年才建立廚餘回收系統,惟他指市民仍可透過分類回收,減少支付垃圾費。?
黃又稱,「全世界嚗p餘都收唔晒」,世界各大城市的廚餘回收率最高約五成,餘下都是混合其他垃圾的廚餘,以轉廢為能方式燃燒,可供發電用途。
被問到本港是否需要興建第二座焚化爐,黃錦星表示會積極研究,又稱焚化爐選址未必在屯門,「要向前看,整體香港規劃有相當大變化,要審時度勢,要檢視」,透露明年會有更清楚的圖像。?
新焚化爐選址 再看整體規劃
位於石鼓洲的焚化爐正在施工,政府預料最快於2025年落成使用;至於第二座焚化爐,政府早年就焚化爐選址進行環評研究時,已挑選石鼓洲及屯門稔灣兩個選址,相關環評已獲通過,若政府於屯門興建第二座垃圾焚化爐,毋須再做環評。?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政府早前指在垃圾徵費初期,會為食肆提供免費收集及處理廚餘服務,惟家居廚餘卻未有同類安排,相信對政府有壓力;他認為政府不應以外國經驗為藉口,應爭取資源為更多住宅提供廚餘收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