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公頃濕地魚塘倡收回 觀鳥會批違保育原則
【明報專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倡收回700公頃私人濕地和魚塘,面積近兩個米埔自然保護區,稱是為締造優質生活環境。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未有透露收購金額,又透露該700公頃有約70公頃會預留用作科技發展,其餘用作保育。香港觀鳥會批評北部都會區明顯違背現有保育原則,勢將大降濕地生態功能,對生態完整性造成永久破壞,而對於港府稱透過修復已受保護的保育區濕地的荒廢和退化生境,可彌補濕地損失,該會斥本末倒置。
70公頃留科技發展 設3濕地保育公園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建議收回尖鼻嘴、南生圍、豐樂圍、大生圍、三寶樹、蠔殼圍、沙嶺/南坑一帶具保育價值的私人濕地和魚塘,並修復其中大量已荒廢和退化的生境,創造的環境容量應可彌補甚至超越開發策略發展區而損失的濕地和魚塘。
報告書並建議設立3個濕地保育公園,分別為南生圍、三寶樹及蠔殼圍,共1220公頃;特首林鄭月娥表明不會發展上述地區,甚至會收回私人魚塘,估計收回濕地和魚塘總面積約700公頃。但凌嘉勤其後透露當中約70公頃地預留作科技發展。
長春社質疑為濕地緩衝區「鬆綁」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說,政府建議收回部分私人濕地和魚塘,提升包括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共約2000公頃保育用地的生態功能,原則上表示支持,認為政府主動承擔保育濕地的責任,但另一方面政府建議利用「濕地緩衝區」,甚至部分「濕地保育區」的濕地發展,如新田科技城,憂慮此舉將削弱緩衝區對濕地保育區的保護,長遠影響雀鳥飛行路線、削減冬候鳥覓食空間、干擾區內鷺鳥林繁殖等,為后海灣一帶的土地規劃開不良先例,抵消濕地保育的成效,白費保育工作。
吳希文稱,政府建議收回的私人濕地和魚塘大部分位於「濕地保育區」,本身已受嚴格限制而受保護,難以發展,質疑政府此舉真正目的是為了讓濕地緩衝區「鬆綁」,認為政府應做評估,提升保育區濕地措施是否真正可以補償緩衝區的濕地損失。
(2021年施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