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煮文化:生吃的藝術
【明報專訊】牛扒你會吃幾成熟?每人有不同選擇,點全熟的朋友,更多講究食物安全,肉煮熟,至少肚瀉的風險比較低。牛扒愈生,肚瀉的可能愈大,這不是嚴謹的資料統計,純粹是從筆者個人的飲食經驗總結而來。我大多點七成熟的牛扒,因為最終菜式上桌,成數往往會有偏差,七成熟無論上調下調,都是我能接受的生熟範圍。
是的,吃牛扒也有很多考慮,當中牽涉到生吃的程度,這樣一想就能發現,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生吃的情G。吃與不吃是個人決定,很多朋友對生吃沒興趣,不論任何類別,肉類、海鮮、蔬菜統統要熟,唯一不會熟吃的,應該只有水果吧。生吃對食材的養殖、儲存、處理和衛生程度都有極高要求,水平能夠貼近完美當然就更加好。
生醃螄蚶 千年美味
不同類型的餐廳皆有供應生吃食物,如近期在潮式火鍋店吃到的「螄蚶」。因為肉是血紅色的,故螄蚶又名「血蚶」。小時候筆者就曾聽長輩提及,螄蚶生吃居多,因為最為鮮美。南宋《夢粱錄》有記載「生蚶子」,指的是生醃螄蚶。古時醃製的方法沒有流傳,現時吃到的醃製材料有辣椒、芫荽、蒜頭等。吃時要拿起專用的鉗,將螄蚶甲殼打開,啜食堶悸漲蛂A是種獨特的飲食體驗。
不少人只愛熟吃甲殼類,螄蚶要用熱水輕輕煮過,感覺鮮味與衛生可以取得平衡。喜歡直接火燒的朋友就更多,燒烤爐上鋪鐵網燒蜆、燒蠔的食客愈來愈多。螄蚶以生醃、水煮的食法較常見,燒螄蚶反而絕少聽聞,只見明代《廣東通志》寫道「蚶愈大愈嫩,嶺南炙之,名『天臠』也」,「臠」解作肉塊,意指燒螄蚶美味得像來自天上的肉,即使從字面無法了解如何美味,但名聲已經夠響亮了。
西餐半熟帶子、韃靼牛肉
西餐桌上也有生吃海鮮,常見的有帶子,加點橄欖油、黑醋與蒔蘿,做成凍吃的前菜。帶子半熟的做法更為大眾接受,廚師揀選優質、可生吃的帶子,大火煎香兩面,呈現焦黃的顏色,內媟韁x仍未熟透,簡單調味已經足夠,主要品嘗的是帶子本身的鹹鮮,是種清新的海洋滋味。當然,餐廳要選有口碑的,要不然晚飯期間,腸胃就會「咕咕」作響,那時候跑到洗手間,聞到的就是空氣清新劑的味道了。
到出品具質素的餐廳,筆者才放心點「韃靼牛肉」(Steak Tartare),生牛肉混和橄欖油、刺山柑和紅b碎,上面加生雞蛋黃,精緻一點的會加鵪鶉蛋黃。我在酒店西餐廳吃過「海陸」配搭的版本,生牛肉加上生蠔,完全呈現出新鮮食材的本味,調味不多,鹹鮮自足。上桌時菜式仍帶涼氣,入口清爽不黏膩,是食材與廚師手藝的細緻配合。
古代吃生肉十分常見,「茹毛飲血」就是最初的開始,後來延伸成菜式,亦是拜祭時必不可少的食物。明代《太常續考》記錄拜祭用的食物,當中不少是生吃,例如文中「鹿醢」一項寫到:「用鹿肉細切作小方塊,用油、鹽、b、椒、蒔蘿、茴香,拌勻作鮓」。「醢」指肉醬,是古時重要的祭祀食物;「鮓」解醃製、已調味的魚醬,用來說明成品的形態。西餐吃到的「韃靼牛肉」確實類近文中的形容,下回大家有機會看到或嘗到,不妨在腦海中對照一下這段文字。
■作者簡介
蕭欣浩:「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5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