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學者:中美關係緩和妥協例子 美鷹派:拜登政府屈服
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系教授王義桅認為,美國財政部以制裁伊朗的名義制裁華為,並無國際法基礎,一旦中美關係需要緩和,必會作一些妥協,孟晚舟獲釋便是典型例子。
王義桅對本報表示,孟晚舟被捕後,中國在司法層面、道義層面、外交層面,甚至於全球戰略層面,不斷給美加當局施壓,「加拿大換了新司法部長,在這個過渡期,正好中美也要為氣候變化等問題,緩和關係,這給釋放孟晚舟奠定了基礎」。
王義桅認為,孟晚舟獲釋,對華為、加拿大、美國和中國都有好處,至少加拿大可藉此宣稱司法獨立且未屈從美國壓力;美國司法部與孟達成協議,體現美「長臂管轄」客觀存在,拜登政府在處理該事件上,也沒有引火上身。
紐時料美對華為限制短期難放寬
加媒:加應聯盟回應北京威嚇
不過,在美國國內,對華鷹派質疑拜登政府屈服於中國壓力,在特朗普政府任職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的特平(Matt Turpin)指,協議或令北京認為扣押人質奏效。《紐約時報》則指,美司法部對華為的刑事控訴未完,孟晚舟承認故意誤導銀行高層以避過制裁,或被檢方當成對華為不利的證據。美國對華為的種種限制,包括晶片,相信短期內難以放寬。
加拿大《環球郵報》評論指,事件反映中國政府樂意藉拘留平民威嚇別國,加國須謹記教訓;商界或尤其希望修補中加關係,但不應操之過急;加國首先應就安全問題更清晰回應中國,特別是明確拒絕在5G網絡使用華為設備,亦應積極游說盟友對北京的威嚇戰術作統一回應。
《溫哥華太陽報》引述中國政策分析師格呂茨納(John Gruetzner)指,中加關係仍有許多嚴重問題,包括貿易政策和氣候承諾等,估計西方盟友亦將要求渥太華更明確向中國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