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專訪:調整心態做自己 海外升學不考慮
【明報專訊】標籤像烙印,「超級狀元」大概仍要伴隨他升上大學。對抗標籤,他說最老套的方法還是調整心態,做好自己。鑑於社會氣氛,又或對狀元的刻板印象,身邊不少人提議他到海外升學。他曾經和家人討論,父母沒想過移民,他也壓根兒沒考慮過離開,原因是「對香港有強烈的歸屬感,真的很想繼續留在香港」,當然還包括家中的小狗等眾多牽絆。
這兩屆文憑試考生,因社運和疫情,面對超乎想像的壓力,心臟也逼着變得強大。趙爾納坦言,看新聞時有時會影響心情,唯有跟父母或者身邊人聊聊天,疏導情緒。擅長數理的他,升讀首選港大計量金融系。他說金融未必如坊間所認為只是「賺錢賺錢和賺錢」,他以美國經濟學家Dan Ariely撰寫的Freakonomics(中譯《怪誕經濟學》)為例,作者拋出新奇問題如「一把槍殺人多些,或是一個游泳池殺人多些?」解釋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不止講錢,也可以解決日常問題。」未來會否考慮打破銅臭標籤,以經濟學解決社會矛盾?他說,未想到這麼遠。
短視一點,自小住在屯門的他,由「屯門牛」變成「蘭桂坊下的學生」,他笑稱還未想像到港大的生活。不過,趙爾納於訪問尾聲,敞開心扉分享平日歌單,原來他喜歡韓國女團MAMAMOO,最愛成員輝人。講得高興之時,攝影師不小心打翻水杯,他一臉緊張立刻拿走精華筆記:「其他Mock卷弄濕了不要緊,這本唔濕得!」他說,這本心血記錄幾年血汗,一世也不會丟。回過神來,眼前的他,無論有多少標籤也好,也不過是個17歲的平凡學生。
■睇片用
bit.ly/3DZtLJF
文‧袁志敏
圖‧朱安妮
[星笈中文 第0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