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處無人接棒結束 信各團體撐住公民社會 民陣解散 京促續查「亂港組織」

[2021.08.16] 發表
民陣前年發起多場遊行反對《逃犯條例》修訂,6月12日爆發嚴重警民衝突後,6月16日民陣手持「痛心疾首」、「撤回惡法」直幡帶領市民再上街,民陣稱遊行人數創新高達二百萬。警方稱高峰期參與者近34萬。(資料圖片)
反修例浪潮延續至2020年,民陣發起元旦遊行,是最後一次獲批不反對通知書。但遊行中途有人在灣仔破壞匯豐銀行,防暴警到場後爆發衝突,其間發放催淚彈,警方要求腰斬遊行。(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民間人權陣線(民陣)昨日發表聲明,稱各成員團體遭打壓,公民社會面臨前所未有嚴峻挑戰,沒成員參與來屆秘書處下,無奈宣布解散。不過,國務院港澳辦、中聯辦及新華社抨擊未停,一致定性民陣為「反中亂港」,須追究到底,港澳辦並強調「除惡必務盡」,針對不止於民陣一家,指明要「依法調查民陣等反中亂港組織涉嫌違法行為和活動」,堅決支持特區政府「深入推動各領域撥亂反正」。有學者預料,續有其他組織成打壓目標。

消息:中間人警告解散 否則國安法處理

本港一周內先有教協、再有民陣宣告解散。民陣臨時召集人鍾松輝及有份開會參與決定者拒再評解散原因。消息透露,民陣決定解散「是收到自稱中間人的警告,給予死線,限定時間內要解散,否則以《國安法》處理」。

劉兆佳料在港外國組織將受影響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今次中央撥亂反正力度很大,料涉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會受影響,包括在港的外國組織;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預計未來應有其他組織成為打壓目標,但組織解散亦無助政府收復民心。

民陣成立19年以來凝聚民間團體、舉辦七一及反修例遊行,但近月接連被指涉違《社團條例》及國安法,成員團體紛紛退出。因前年十一遊行案判囚18個月的召集人陳皓桓,今年5月於獄中發信稱:「我仍然堅持民陣不會解散,直到最後一刻。」事隔3個月,上周教協解散後傳出民陣擬解散,至昨午民陣發聲明稱上周五(13日)召開周年大會,出席成員團體一致議決即日起解散,會指示民陣資產託管團體將約160萬元資產捐給合適團體。

感謝港人並肩19年 民陣:人在希望在

民陣表示,近一年多政府以不斷以疫情為由拒絕民陣及不同團體遊行申請,各成員團體遭受打壓,公民社會面臨前所未有嚴峻挑戰,本希望繼續以原有方式與大家迎難而上,但陳皓桓因多宗案件身陷囹圄,秘書處無法維持運作,在無成員參與來屆秘書處下只能無奈解散。民陣感謝過去19年市民並肩同行,由反對23條、反高鐵到反修例運動,「讓訴求響徹整個城市」,民陣雖不再存在,但相信不同團體仍堅守理念,「撐住公民社會」,「香港人加油,人在希望在」。

警:民陣未依時交資料 正查社團條例罪

警方今年4月突指民陣未註冊為社團,涉違社團條例,要求提交資金、戶口等資料。警方昨稱民陣未依時提交資料,正積極跟進其違反社團條例罪行,又說民陣成立以來未註冊為公司及社團,屬不合法運作的組織,「其刑責不會因解散組織或成員的辭職而被抹走」,會全力追究任何組織及人有否違國安法及其他法例。

港澳辦發言人回應稱,須對民陣「依法追究、嚴懲不貸」,「除惡必務盡」,民陣雖解散,「其遺毒仍需持續清除」,堅決支持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及特區政府「深入推動各領域撥亂反正」,毫不手軟剷除「毒瘤」、「惡瘡」。

中聯辦斥民陣多年肆意挑戰法治底線,垮台咎由自取,堅決支持特區政府「追究到底」。新華社發文稱民陣解散大快人心,但解散不等於認罪、不等於可逃脫懲罰,有關部門「必定秉公執法,除惡務盡」。

稱人權打壓擴張 國際特赦籲尊重結社權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組主任羅助華表示,民陣被迫解散,令香港公民社會一把聲音被消滅,香港當局對人權打壓範圍不斷擴張,十分痛心公民團體因從事正當工作而遭打壓 ,呼籲當局尊重及保障所有人自由結社的權利。

建制派政黨齊聲稱要繼續追究民陣刑責。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表示,民陣過去多年與警方合作協調遊行安排,遊行均獲發不反對通知書,近年公民社會面對壓力愈趨巨大,但相信各人會繼續盡力做好手上工作、服務市民。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更多要聞
指職工盟護協有違法風險 田飛龍:反對派組織須整頓內部
【明報專訊】教協與民陣先後宣布解散,內地學者田飛龍(圖)預料,其他民間組織亦受壓,點名職工盟、香港護士協會偏離專業,明顯有違反《港區國安法》... 詳情
【明報專訊】隸屬警方的助理社團事務主任今年4月突然指民陣沒註冊為社團,涉違《社團條例》,去信要求5月初前解釋並書面提供成立至今收入來源及銀行... 詳情
港府擬全面限塑 涵雨傘膠袋棉花棒 環保署稱年內諮詢 環團盼定清晰時間表
【明報專訊】聯合國將塑膠垃圾視為僅次於氣候變化的全球危機。繼膠樽及即棄餐具,港府計劃制訂長遠計劃以全面管制即棄塑膠。環保署表示已委託可持續發... 詳情
推算每年雨季用1400萬個 指傘袋非必要 環團促立法禁派
【明報專訊】每逢雨天,雨傘膠袋塞滿商場垃圾桶的場面屢見不鮮,成為塑膠污染元兇之一。綠領行動2017年調查並推算全港每年雨季平均使用逾1400... 詳情
搗偽造針紙及醫生紙集團 警拘3人 籲僱主掃描二維碼核實資料
【明報專訊】警方上周五(13日)搗破越南裔為首的偽造新冠疫苗接種紀錄(假針紙)集團,拘捕一對越南裔母子及冲印店負責人。消息指有人製作假針紙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