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費飈漲亞洲水果價格倍增
餐館重開需求殷 龍蝦螃蟹價漲50%
【明報專訊】由於疫情的長時間延續和反覆爆發,市場上的水果尤其是亞洲水果,價格翻番已是常事,肉類也有50%的加價。價格變化幅度不大的,就只有北美本地產的蔬果。
有市民注意到,3磅裝的巨峰葡萄,去年夏季超市的標價都還是9.99元,而現在不要說超市,連相對更便宜的團購,都要27元,因此只能讓很多顧客望「峰」興歎。
有超市採購經理陳先生(化名)表示,現在市面上的巨峰葡萄,主要產地為2個,一個是韓國,另一個是美國,其中品質更好的是韓國「巨峰」。「韓國的巨峰葡萄是採用空運。但因為航班減少,油價上漲,空運運費上漲了50%。所以去年曾嘗試過海運韓國的晴王葡萄,結果發現口感差很多,又軟又綿不夠甜,所以又要改回空運。」
據了解,本周韓國巨峰到多倫多的價格大概是一磅14元,而去年的這個時候是9元左右。
「大家在超市裏常見的「妃子笑」荔枝。以前是用海運,一個月有幾十個貨櫃的貨,零售價低到2.99元一磅。但現在根本不敢出那麼多貨櫃,只能一個貨櫃一個貨櫃的來,零售價變成了5.99元。看着好像沒什麼區別,但按百分百來算的話,就是翻了一倍了。」
據了解,在疫情爆發之前,從亞洲運輸一個貨櫃到北美的海運成本,大約為4000至6000美元。疫情爆發後,去年夏天同樣的貨櫃運費,已經上升到1.5萬至1.8萬美金。而到本月,貨櫃運價達到2.6萬至2.8萬美金,翻了近4番。
屋漏偏逢連夜雨,北美的海港碼頭工人還三天兩頭就罷工,再加上時不時爆發的港區疫情,碼頭要停工等待消毒,導致貨物在碼頭停留時間延長,通關時間長達20至40天。
再加上出口國的裝載、檢驗和等候時間也比往常多20天左右,這些時間成本最終會反應到超市的終端零售價上。
陳先生指出,以前的荔枝運輸基本沒有空運,因為價格打不過海運荔枝。但現在海運成本飈升,再考慮到損耗和新鮮度、口感等問題,貨主也開始採取空運。
「空運費就佔了成本的一半以上。平均下來,來自中、日、韓的貨運成本增加了70%至80%。」
「你還不能嫌它貴,空運的倉位都要搶,貨主會比常規時間提前3至4個小時將貨物送到集合地,因為要是趕不上航班,就只能倒掉。但提前送來,又會出現保溫不足的情況,所以今年的損耗比去年又高了3%至5%左右。」
如果亞洲的生果吃不起,美國的水果應該沒問題了吧?不一定。
陳先生指出,如果是來自美國西海岸地區的蔬菜水果,受沿途森林火災區域的影響,運輸時間也會增加10至20個小時,運輸費用也相應增加30%左右。
「不過總體還比較可控,再加上安省本地也有農場供應,所以大家看到目前的果蔬價格和去年差別不是很大,例如加州橙、華盛頓櫻桃、美國富士蘋果、玉米、西蘭花等。價格上漲只是通貨膨脹和運費增加。但到了冬季,蔬菜瓜果以墨西哥的為主,那時就不好說了。」
如果說因為國際運輸成本上升導致進口水果價格上漲,肉類和海鮮的價格則是被反覆的疫情拉高。
以游水龍蝦、螃蟹為例。去年因為餐館關閉,所以出現大量的冷凍庫存,導致去年的活龍蝦、螃蟹價格很低,是過去5年來價格最低的。
而今年先是美國餐館開放需求猛增,而偏偏此時海鮮加工廠的庫存又已清空,導致活龍蝦、螃蟹的價格比去年上漲了50%。
中國進口這類產品的進口商,因為要提供貨品的核酸檢測證明,過關時間延長了40%,導致中國的進口商也不敢大量拿貨。
牛肉的價格上漲,首先是因為穀物飼料如大豆、玉米價格暴漲,同時肉類加工廠又不停爆出因新冠病毒導致的停工,成本再度提高,最終導致肉類價格上漲40%。雖然目前有一點回落的迹象,但幅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