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宅居積存金錢 促成「報復性」消費
重啟經濟花費能減負面情緒
【明報專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給加拿大造成巨大的經濟和生命損失的同時,因消費停滯,也讓許多人存下不少錢,成為「報復性」消費的基礎。
此次疫情造成數百萬加拿大人失業和其他經濟困難,有近150萬人感染了病毒。截至周五,因此病毒的死亡人數達到26,472人。與此同時,前線和必需服務工作人員則冒着風險繼續上班,享受不到在家工作的奢侈。
而那些保住工作的人,因他們不再通勤上班、不去餐廳用餐,不必為孩子的課外活動花大錢,終於存下難得的存款。如今經濟開始逐步重啟,一直被壓抑的消費需求開始獲得釋放,
西安大略大學Ivey商學院營銷學教授科特(June Cotte)表示,消費能減輕負面情緒。
「對許多人來說,如果他們感到悲傷或焦慮,他們可以通過購物來恢復控制感。因為我們購物時,有一種可以選擇的感覺,這與我們這一年半來別無選擇的困境,形成令人愉快的對比。」
此外,當大家獲得新的物品時,我們會得到多巴胺,一種在愉悅感中起作用的神經傳導物質,尤其是當我們做一些我們一直在計劃和期待的事情時,效果就更會被放大。
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加拿大人就節省了超過2,120億元,而前1年僅為180億元。如今加拿大零售銷售開始反彈。HomeSense店外排起長隊,餐廳露台餐位一座難求。在美國,今年春季口紅的銷量猛增了80%。
科特認為,從體驗上獲得的幸福感,比從物質上獲得的幸福感更多,尤其是在過去的1年半裏,這種體驗感被完全剝奪,因此度假、外出就餐、看電影等活動,支出較少,卻往往比購買某種實物,更能給人帶來歡樂,因為其快感持續的時間更長。
安省奧克維爾市(Oakville)的Emily Farina在疫情期間,因為不用搭乘GO火車,也不用交泊車費,節省了大約4,800元。如今她打算用來去美國邁阿密和紐約旅行,尤其是去秋季將重開的百老匯。
也有一些人想把節省下來的錢用於修葺家居。安省倫敦市的博爾斯 (Suzanne Boles) 稱,整個疫情期間,她沒有和朋友出去吃過飯,連咖啡都沒一起喝過,也沒有買衣服或任何東西,旅行更無從談起。
如今限制解除,全家人開始計劃感恩節度假的事情,同時想更換家中破舊的燈具,令房子煥然一新。她還計劃自駕旅行,去美國弗吉尼亞探望她的姐姐,甚至還要去東歐旅行。
「疫情之後,我不會去那些我不是非常想去的地方。人生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