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沉思:如水的橘子

[2021.05.28] 發表
水漸污濁,模糊了美好光景。(阮智謙攝)
《這是水》(This Is Water)
《當旅程結束時》(The End of The Tour)

【明報專訊】學期的最後一課已經完結了,這屆畢業的同學過了兩年不正常的學校生活。不過這幾年,其實誰又可以正常過活呢?雖然我是老師,但總相信真正的學習是在畢業以後漫長的歲月中,所以我離開課室之前,對四年級的同學說:「外面複雜,大家小心。」

所謂走入社會是什麼意思?友人傳來一本薄薄的書,大概花人生 45 分鐘便可以看完,但留下的餘音,足以在漫漫長路上咀嚼。這是一篇很出名的大學畢業禮的演講稿,是美國著名作家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 1962-2008)在 2005年向 Kenyon College 應屆畢業生的演講,他的錄音還可以在網上聽到呢。如果每年畢業典禮都有這樣高水準的演講,我一定很樂意參加。

演講從寓言故事開始

我必須要從演講的第一個寓言故事開始,請容許我把它抄下來:「有兩尾正值青春年少的魚兒,肩並肩地游著,遇到了一尾正要去別處的年長的魚。年長的魚向他們點點頭打了招呼,問候道:『早安啊,孩子們。水怎麼樣啊?』這兩尾年輕的魚兒繼續往前游了一會兒之後,其中一尾魚兒終於忍不住了,他看著另一尾魚兒,問道:『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華萊士的演講以美國的日常生活例子,解釋這個蘊藏人生哲理的故事。如果生存就好像在水中游泳,對我來說這故事有三個重點。首先,在游泳的過程中,我們不光是只看個人泳術如何高或低。近期 DSE 中文考試那篇芥川龍之介的〈橘子〉,整篇作品最有啟發的地方就是這個意思吧。男主角在「游泳」的過程中遇上了一個年輕女傭人,她無論在社會階層與性別的地位上都低於他,男主角最初只是浸沉於自己的憂愁與偏見中,處處看不起這個鄉下來的、沒知識的女僕。最後是她的真誠挑戰了他一己狹隘的角度,感受到別人的快樂,重新理解眼前的女子。水中其實有不同的魚在游泳,每條魚都是水中的一分子。

其次,寓言中最耐人尋味的那句對白是,年長的魚問年輕的魚水是怎樣的。年輕的魚雖然活在水中,但還未知道水是什麼。後來提出問題的那條魚開始有獨立思考了;年長的魚又為何理所當然地以為牠們知道呢?在課堂的知識傳授中,我相信這情G經常發生,老師以為學生知道一些事情,但其實全然不知。然而,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單方向灌輸的,有時反倒過來,老師又不妨聽聽學生的經驗。

如果水是社會的象徵

整個寓言,我認為最重要的、而華萊士沒有提到的是水質問題。如果水是社會的象徵,我們活在社會中,能否讓水質變得好一點?如果水嚴重污染了,泳術再高超也沒有用。講來講去,由我來說這寓言有點諷刺,因為我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懂得游泳的人,因此我很理解華萊士在演講中說:「我不是那尾充滿智慧的年長的魚。」我最多只是一條跟大家一起學習游泳的魚,而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比我學得更快更好。

■本周閱讀作品

《這是水》

(This Is Water)

(著)大衛.福斯特.華萊士,(譯)邱華汾

新北市:紅通通文化出版社, 2014 年

■延伸電影欣賞

《當旅程結束時》

(The End of The Tour)

《滾石雜誌》記者兼小說家David Lipsky專訪華萊士。兩個大衛在訪問期間的攻防與較勁,帶來語言、觀念和思想的衝擊。

■聲檔

已故的華萊士於演講中有三個重點:同理心,思考方式的選擇,成年生活必然的孤寂,值得細聽。

聲檔短連結:

https://bit.ly/3hDiPbJ

■黃淑嫻

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創作散文、小說、詩。作品包括小說集《中環人》(獲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近作包括散文集《亂世破讀》及編著《香港.一九六○年代》。

■阮智謙

導演、攝影師。曾獲鮮浪潮電影獎。導演作品《獅子山下2020之日照太短》等;攝影作品《東西:也斯紀錄片》、《1918:劉以鬯紀錄片》等;出版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文:黃淑嫻

圖:阮智謙

[語文同樂 第515期]

更多教育
閱讀篇章:〈河流〉——駱以軍
【明報專訊】(1)這個暑假,兩個兒子都經歷過苦悶的考試,分別由高中到大學,國中到高中。其實這是每個父母都會經歷的階段,有點像蟬在蛻蛹,由孩子... 詳情
閱讀篇章:參考答案
【明報專訊】(1)D (2)(i) C (ii) A (3)•作者認為升學考無足輕重,對於考試落榜並不感到悲痛欲絕,反而有一種... 詳情
卷二練筆:「我」如何醒悟道理?
【明報專訊】一般談記敘文章佈局,相信都會談到「起、承、轉、合」,這也是不少文憑試題目的要求。處理文章由「轉」至「合」的部分至為重要,當人物矛... 詳情
綜合精練:專題文章:社區建設
【明報專訊】■題目 東城區區議會正就該區的社區建設舉辦徵文活動,收集市民意見。試以東城區青少年社區關注組主席李子駿的名義,撰寫一篇專題... 詳情
古典今用:別後路上珍重
【明報專訊】《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