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免罩建議惹混亂 專家憂打擊防疫
部分商戶撤顧客口罩令 工會斥逼員工成「疫苗糾察」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上周四(13日)放寬戴口罩的建議要求,表示完成接種疫苗者在室外和大部分室內環境(除機場和醫院等地)可不戴口罩和不用保持社交距離,被視為政府認為疫情已邁向尾聲的一大信號。當局承認這是為鼓勵民眾接種疫苗,但消息公布後,州政府、地方政府以至商界的做法並不統一,不少專家和社會人士質疑建議推出得太早,尤其現時難以區分民眾是否完成接種,恐造成混亂而不利防疫。
儘管CDC的建議並非強制性,防疫指引更新後,美國全國商界以至各州和地方政府隨即重新審視其口罩政策,但已看到它們對新指引的不同看法。以州和地方政府為例,密歇根、肯塔基和俄勒岡等州宣布已完成接種者可以不用戴罩,但紐約、新澤西和加州仍強制執行。紐約州羅切斯特市長諾頓說,無法保證身邊無戴口罩的人已完成疫苗接種。
各州取態不一 紐約加州維持口罩令
商界方面,蘋果公司和Target百貨公司暫時維持員工和顧客戴口罩的要求,但大型連鎖超市沃爾瑪前日(14日)宣布,為每名職員提供75美元接種疫苗津貼,完成接種者周二(18日)起上班時間毋須再戴口罩,而完成接種的顧客光顧時也可免戴口罩,但受限個別地區規定的除外。沃爾瑪對手如好市多(Costco)和Trader Joe's同樣撤回顧客戴口罩的規定。
然而,沃爾瑪等公司只要求顧客自律,不會要求他們出示接種證明,惹來爭議。代表130萬會員的聯合食品和商業工人國際聯盟(UFCW)主席佩龍表示,儘管他們都想返回不用戴口罩的正常日子,但CDC指引「令人困惑」。他質疑基層職員原先已被迫充當「口罩糾察」,監管拒戴口罩人士,「現在又準備要他們去當『疫苗糾察』嗎?」另有零售界人士指出,新指引因未必符合州和地方的防疫要求,會對零售商帶來混亂。
稱令控疫變複雜 專家:難辨已接種者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傳染病學教授金洪表示,按現行方案在大多數情况下難以執行,即使學校等地方有權要求民眾提交疫苗接種的證據,但在日常生活的其他層面,根本沒有疫苗護照或二維碼可供檢查。
有衛生和法律專家批評,新建議反令控疫變得複雜,既無法分辨誰已完成接種,又「幾乎不可能」去監管口罩使用。《華盛頓郵報》引述十數名醫生質疑,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本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疫措施,當局過早放寬恐令措施失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家馬拉加基斯更批評,新指引將所有責任轉嫁到個人身上,問題是大部分時間無法知道誰人有否接種疫苗,最終很可能變成幾乎無人會戴口罩。
另一問題是,儘管拜登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進度好過預期,但全美也僅36%人口完成接種,而且當局上周才開放予12歲至15歲的青少年接種,意味着很多人尚未獲疫苗保護,他們將因此面臨更高風險。得州聖安東尼奧一名青年向《紐約時報》表示:「我信任口罩多過疫苗。政府資訊混亂,一時叫你戴(口罩),第二天又說不用。」(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