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內外受壓 遣特使調解成果難料

[2021.05.14] 發表

美國拜登政府將外交焦點由中東轉向印太及抗衡中國之際,以巴衝突升級頓然成為其首個重大外交考驗,令拜登在國內外受壓。華府周三(12日)宣布派特使到中東斡旋,但美國與以巴各自的分歧或削弱其調解能力。在美國國內,有別對支持以色列立場一致的共和黨,民主黨有進步派議員打破親以色列傳統,主張譴責哈馬斯之餘不應漠視以警暴力對待巴人,共和黨人則狠批拜登不夠強硬。

重啟伊核協議影響跟以色列關係

拜登周三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重申以方有權自衛,預期衝突很快結束,但沒解釋對局勢樂觀的原因。他沒批評以方行動,但白宮聲明稱,拜登在通話中提及耶路撒冷騷亂,強調該城對各地信徒非常重要,必須是和平之地。華府亦正與約旦、卡塔爾、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密切聯絡,部分國家與哈馬斯保持聯繫,可擔當中間人。美國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列為恐怖組織,一直避免直接對話。

國務卿布林肯同日宣布,負責以巴事務的國務院官員阿姆魯(Hady Amr)正前往當地。布林肯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通話,譴責火箭炮攻擊,但火箭炮是哈馬斯發射,阿巴斯的權力僅限在西岸地區。

華府在調解以巴衝突上,能否發揮一如過往的重要影響仍是未知之數。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推行強硬的親以政策,包括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以巴和平方案被指偏袒以色列等,令美國在巴人眼中失去作為「誠實調解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以色列與拜登政府正就重啟伊朗核協議關係緊張,華府要居中斡旋並不容易。

美民主黨選民轉撐向以國施壓

拜登在國內亦面對多重壓力。支持以色列向來是兩黨共識,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等民主黨高層均附和以色列有權自衛的說法,但有進步派議員挑戰這個傳統,如眾議員波肯(Mark Pocan)稱不應單單譴責哈馬斯發射火箭炮,卻無視以警暴力對待巴人,包括「非法驅逐、暴力攻擊示威者和殺害巴人兒童」。進步派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特茲亦聲援東耶路撒冷被以國法院下令遷走的巴人家庭。

阿拉伯裔美國人學會主席佐格比(James Zogby)稱,過去40多年從未見過對巴人權利的支持達到這個程度,這是拜登政府無可避免的問題,亦反映普通民主黨選民的取態轉變。蓋洛普3月的民調顯示,53%民主黨人認為美國應加強向以色列施壓,以解決以巴衝突,這在10年前不到38%。對於有兒童在內的巴人平民死傷,布林肯周三形容「令人痛心」,以方有權保護國民,但亦有「額外的責任」盡可能避免平民傷亡。不過他指控哈馬斯無差別發射火箭炮,與以方自衛有着絕對差別。共和黨人則譴責拜登不夠強硬,如前總統特朗普稱拜登的軟弱和未有支持以色列。44名共和黨參議員去信拜登,要求他明確支持以色列並中止與伊朗談判。

(法新社/路透社/華盛頓郵報)

更多國際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